本項目無集中供熱、供汽,不設鍋爐,擬采用管道天然氣作為住戶及公用配套設施的燃料,由于天然氣與煤氣、液化石油氣相比具有熱值高,燃燒完全,雜質含量少的特點,燃燒后產生污染物極少。
因此本項目排放的廢氣主要來自:(1)幼兒園配套食堂產生的油煙廢氣;(2)發電機尾氣;(3)機動車尾氣;(4)垃圾站運行時產生的臭氣。
4.3 噪聲
本項目不設中央空調,本項目的噪聲源主要有:備用發電機、各類水泵、風機等機電設備、出入本項目的機動車等。
4.4固體廢物
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為居民及商業、公共配套工作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含有少量的危險廢物),餐廳、幼兒園食堂、肉菜市場產生的潲水油。
5 營運期環境影響分析評價及防治措施
5.1 水環境影響分析評價及防治措施
由于本項目位于前鋒凈水廠的集水范圍,本項目產生的污水經前鋒污水廠處理,出水執行《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城鎮污水處理廠)第二時段一級標準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標準中的較嚴指標后排放,各污染物濃度大幅度的降低,外排廢水量不大,其中的污染物被削減后不會導致市橋水道水質進一步惡化,對受納水體不會產生明顯的影響。
5.2 空氣環境影響分析評價及防治措施
本項目排放的廢氣主要來自:①幼兒園配套食堂產生的油煙廢氣;②發電機尾氣;③機動車尾氣;④垃圾站運行時產生的臭氣。
幼兒園廚房油煙須采用運水煙罩+靜電處理裝置+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后,引至4層樓頂排放。
備用發電機運行時產生的尾氣經水噴淋處理后高空排放。
建設項目戶外停車場內汽車尾氣采用通過大氣自然擴散,由于機動車尾氣中的污染物排放量不大并通過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及利用綠化吸收凈化廢氣等措施后,不對項目內住宅居民和周圍環境造成明顯影響。地下車庫采用機械通風,通過地下室排風井引至地面排放。機動車尾氣的排放濃度及排放速率均低于《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時段二級標準的要求。并采用綜合措施減少機動車尾氣的排放及度周圍環境的影響,地下車庫排放的機動車尾氣不會對項目內的居民和周圍環境造成明顯的影響。
本項目垃圾站位于項目北角,距離最近的住宅樓約14米,距離幼兒園50.5米、具體位置見圖2-3,垃圾站的設計位置應充分考慮到對周邊小區居住用戶的影響,盡量避免在住宅及其他對環境空氣敏感的公共建筑物旁設置,與距離較近的的住宅樓間設有綠化隔離帶。垃圾經分類后用塑料袋裝置后封袋,定期由垃圾運送車運送交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置,同時做好站內的消毒,殺滅害蟲,以免滋生蚊蠅,減少臭氣的產生量。在切實落實以上綜合措施后,垃圾站不會對周圍環境及小區產生明顯不良影響。
5.3 聲環境影響分析評價及防治措施
建設項目的主要噪聲源有:備用發電機、水泵和風機等機電設備;停車場的機動車噪聲等。
從工程分析中可以看出,備用發電機的噪聲是該類項目對環境影響較大的因素之一。本項目備用發電機房位于12座地下室內。地下室有較好的隔聲效果。類比同類發電機組治理工程,發電機組經全封閉隔聲和減振處理后,發電機房邊界外1米的噪聲可穩定降低至60dB(A)。對地面的住宅樓的影響極微,而且發電機的使用頻率不高,不會對小區居民及周圍的環境造成明顯的影響。
根據項目實際情況,本項目營運期對內外聲環境產生較大影響的設備還包括風機、水泵等機電設備。由于本項目的水泵主要安裝在12座的地下室水泵房內、風機安裝在相關樓層,并安裝在專用的機房內,并采取一些了工程措施來降低強噪聲源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包括內環境及外環境的影響),其邊界噪聲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功能區要求,即晝間≤60dB(A),夜間≤50dB(A),不會對小區居民及周圍的環境造成明顯的影響。
機動車對本項目的聲環境也會有一定的影響,減少其噪聲污染的有效途徑在于加強管理,可采取禁鳴喇叭、限制車速等控制措施,通過對小區道路和停車場(包括車道、車位、進出口大小等)的合理布局和規劃,對進出車輛合理組織和疏導,保證小區的高綠化率,在小區周邊及道路兩旁種植較以高大的綠樹,隔阻噪聲。另外,還要合理安排放垃圾運輸車的作業時間。
5.4 固體廢物影響分析評價及防治措施
本項目產生的生活垃圾,應按指定地點進行收集在垃圾站內,定期由垃圾運送車運送交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置,并要做好垃圾堆放點的消毒,殺滅害蟲,以免散發惡臭,滋生蚊蠅,影響居民日常生活。居民日常生活和商鋪經營、辦公時產生的少量危險固廢則與一般生活垃圾分開收集,在垃圾站內劃出特定的區域用于放置危險廢物。危險廢物應分類打包存放,定期委托專門的處理單位外運處置;潲水油必須收集后交由有資質單位處理。
6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