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汝城縣對面排銅鉬多金屬礦采選工程 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二次公示 一、項目的名稱及概要
項目名稱:湖南省汝城縣對面排銅鉬多金屬礦采選工程 項目概要:湖南省汝城縣對面排銅鉬多金屬礦采選工程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集龍鄉對面排,采選規模3.0Mt/a。項目構成包括采礦工程、選廠、 廢石堆場、尾礦庫及供配電、給排水工程、炸藥庫、行政福利設施等。 二、建設單位的名稱和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湖南省邑金投資有限公司 聯系人:肖建帆 聯系電話:15096128888 郵箱地址:515568023@qq.com 三、承擔評價工作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的名稱和聯系方式
單位名稱: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 聯系人:趙工
電話:0731-84397146 地址:長沙市解放中路199號 電子郵件:0731-2562158@163.com 四、環評簡本
公眾可在網站下載或通過郵件和函件形式向建設單位或評價單位索取環評簡本。
五、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
范圍:湖南省汝城縣集龍鄉劉村、園函村、集龍村、集龍鎮所轄行政范圍內。對象有當地居民、政府人員及其它關心本工程建設的公眾等。 征詢主要事項:查閱環評簡本后,公眾可對項目建設的環保工作提出意見。
六、公眾提出意見的主要方式及時間 請您將您的意見以書信、電子郵件和面訪形式反饋給建設單位或環評單位。 征求意見時間:2010年12月1日~12月10日。 七、附件
環評簡本。
附件: 1 項目概況 1.1 項目名稱及建設性質、地點 工程名稱:湖南省汝城縣對面排銅鉬多金屬礦采選工程 建設地點: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集龍鄉對面排 建設性質:新建 1.2
建設規模與服務年限 礦山設計建設規模為:采選3.0Mt/a。 服務年限:8年。 2 工程分析 2.1采礦與選礦方法 礦床開采方式:地下開采。礦體開拓方式:淺孔留礦法。選礦方法:浮選+重選。 2.2 擬建工程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治理及排放狀況
(1)廢氣污染源、污染物及其控制措施 1)采礦廢氣:采礦產生的廢氣主要是井下開采時鑿巖、爆破、鏟裝、運輸等環節產生的含塵廢氣,通過礦井通風系統排出地表,掘進工作面及采場均采用局扇通風。 2)選礦廢氣:破碎篩分設備的給礦和放礦部位設置密封罩或防護罩,將塵收集后經布袋除塵器收塵后由15米高的排氣筒排放。 (2)廢水污染源、污染物及其控制措施 本項目生產運行產生的廢水主要是礦坑涌水、選礦廢水和生活污水。正常情況下,礦坑涌水經井口沉淀池沉淀處理后全部回用于生產。選礦廢水除部分廠前回用外,其余隨尾礦一同進入排入尾礦庫,經尾礦庫澄清處理后回用于選廠,正常情況下尾礦庫不排水。 (3)固體廢物污染物及控制措施 本項目固體廢物主要是采礦廢石、選廠尾礦以及少量的生活垃圾。廢石送廢石場堆存,尾礦送尾礦庫堆存 (4)噪聲污染源及其控制措施 采礦生產過程中的噪聲主要來源于鑿巖和空壓機等設備運行過程。選礦生產過程中的噪聲則主要來自破碎、分級、球磨等設備的運行過程。 3 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調查及影響評價 3.1 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 (1)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地表水各監測因子均能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水域標準。 (2)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由地下水各項監測因子均達到《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Ⅲ類標準的要求。 (3)空氣環境質量現狀:由現場空氣監測數據可知,評價區各項大氣監測指標均可滿足二級空氣質量標準。 (4)聲環境質量現狀:現場監測數據表明擬建地晝夜噪聲監測值全部符合評價標準要求。 (5)土壤環境質量現狀:選廠土壤、尾礦庫周邊土壤及集龍河底泥中的各監測因子均能達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二級標準。 3.2環境影響評價 (1)氣型污染物:采礦作業采用濕式鑿巖,爆破后礦、巖堆采取灑水抑塵。選礦破碎、細碎、篩分及礦石堆場除采用濕式噴霧除塵外,還采取了密封塵源和濕式作業防塵措施; (2)水污染物:在正常情況下,在采取沉淀池、化糞池和尾礦庫等水處理措施后,井下涌水、選礦廢石及生活污水基本上全部回用。在非正常情況下,選礦廢水會部分外排集龍河。 (3)固廢:根據毒性浸出實驗,本工程廢石和尾砂為Ⅰ類一般固廢。本工程設施的廢石場和尾礦庫可滿足礦山服務年限內礦段全部廢石和尾礦的堆存。 4
環評總結論 多方面分析論證后認為,本項目具有較適宜開采的資源儲量、水文地質條件和比較便利的基礎建設條件,可帶來較為顯著的經濟效益和一定的社會效益。本工程建設符合國家現行的產業政策,符合《郴州市礦產資源規劃》。在采取設計和評價要求的各項環保措施,工程正常生產時對評價區環境質量的影響在區域環境可接受范圍內。本項目建設時,要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和安全生產、水保及土地復墾等相關法規要求,在完善評價報告中提出的各項措施與要求,確保不發生垮壩等風險事故的前提下,本工程的建設是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