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朽木已成舟 于 2020-11-27 15:06 編輯
大同市御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御河入桑干河段河道整治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二次公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令2018年7月發布的《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辦法》(2019年1月1日實施)規定,現將大同市御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御河入桑干河段河道整治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的有關信息予以公告,內容如下: 一、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名稱:大同市御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御河入桑干河段河道整治工程) 建設內容及規模:河道治理全長13.5km,起點位于大秦鐵路橋,終點位于利仁皂村處;主要建設內容為河道整治工程、生態修復工程、防護工程。 建設單位: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大同分公司 項目投資:總投資6803.34萬元 建設性質:新建 二、建設單位 建設單位: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大同分公司 建設單位聯系人:武振文 建設單位聯系電話:13133121341 三、評價單位 評價單位名稱:山西瑞景環�?萍加邢薰� 評價單位聯系人:劉總 評價單位聯系電話:13546720948 電子信箱:337112901@qq.com 四、工程主要污染影響及防治措施概述 工程施工中產生的廢水、廢氣、揚塵、噪聲和固體廢棄物,會對施工區域局部的生態環境、水環境、聲環境、環境空氣產生影響;工程開挖、占地、取土、棄渣會破壞地表植被、新增水土流失。項目環境保護措施匯總見表1。 表1 工程環保措施匯總表 | | | | | 優化工程設計;做好施工組織;控制施工活動范圍;優化工程施工時序;利用已有資源;加強防范有害生物入侵 | | 保存熟化土,用于后期植被恢復;及時恢復植被選擇適宜的恢復物種,根據立地條件進行植被恢復 | | | | | 優化施工工藝,減輕施工影響;加強宣傳和警示,提高施工人員生態保護意識;加強施工期生態監測、和監理,提高施工過程中保護;加強水生生物臨時救護和應急措施 | | 實施人工增殖流放,已補充魚類群體;開展沿岸帶植被恢復,進行生境修復 | | | 施工營地設隔油池+沉淀池,沖洗廢水經隔油沉淀后循環使用,不外排 | | 生活區設置化糞池,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可以作為施工營地附近灌木和草地的澆灌用水 | | | 施工過程中嚴格管理,源頭控制,減少污染物的泄露;一旦出現大面積污染,及時截斷污染擴散途徑,原地凈化處理,排除污染源;建筑垃圾及其它固體廢物統一堆置,統一處理,做好防滲和污染處理。 | | | 在施工場地背河一側設置連續圍擋,圍擋設置高度不低于1.8m;沙、石等散體建筑材料和土方要采取表面遮蓋等防揚塵措施;施工現場定期噴灑,保證地面濕潤,不起塵;出現五級及以上大風天氣,減少易產生揚塵污染的土方開挖、回填、轉運作業;對擬作業的土方事先采取增加土方濕度的處理措施,以有效減少揚塵污染;拆除作業前及作業過程中應當采取噴淋降塵措施;建筑材料、構件、料具應按照施工總平面圖劃定的區域堆放整齊;易產生揚塵污染的基礎土方施工,應當采取降塵防塵措施,多余土方應及時清運出場。 | | 選用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的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使用符合標準的油料或清潔能源,使其排放的廢氣能夠達到國家標準 | | | 優先選擇低噪設備,加強設備養護;在靠近敏感點的施工邊界一側設置聲屏障;錯峰施工,避免大量施工機械的密集施工;振動大的機械設備使用減振機座降低噪聲;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嚴禁夜間施工。 | | 加強施工管理及環保宣傳教育;工程材料運輸車輛在經過道路沿線的敏感點時,不得鳴笛;行駛速度不應超過20km/h;加強道路的養護和車輛的維護保養,降低噪聲源;各施工公路沿線加強行道樹種植與養護,從傳播途徑上控制交通噪聲影響;使用的車輛必須符合《汽車定置噪聲限值》(GB16170-1996)和《機動車輛允許噪聲標準》(GB1495-79)。 | | | 集中收集后委托當地環衛部門定期清運處理,禁止隨意排放。施工營地設置垃圾桶,安排專人負責生活垃圾的清掃和轉運 |
五、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本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及地方相關規劃,選址及平面布置合理,項目在施工期產生的各種污染物均采取了有針對性的治理措施,經過環境影響分析,在采取這些有效治理措施后,項目施工期產生的各種污染物均能夠達標排放,不會對區域環境的質量產生過大影響。只要建設單位認真落實本環評報告中提出的各種環保治理措施和建議,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本項目建設可行。 六、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主要是針對環評報告中的現狀調查、環境影響預測結果、污染防治措施和評價結論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提出公眾意見,特別請相關公眾對本報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先進性、適用性、有效性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公眾可通過電話,電子郵件,書信和填寫問卷調查等形式提供意見。 七、查閱方式和途徑 公眾參與意見表鏈接:https://pan.baidu.com/s/1epdSoK0PGlg06z9oGgtBdQ提取碼:zsmg 環評報告征求意見稿鏈接:https://pan.baidu.com/s/1rGurOpNWLOgfvUBXCnJ8Pg提取碼:btsa 八、公眾提出意見的主要方式與起止時間 自公示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公眾可以通過電話、信函或其他合理的方式向建設單位及環境影響評價單位提出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