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區新達路南側63-05、63-07(部分帶征綠化)地塊位于上海市青浦區香花橋街道,東至華青路,南至規劃63-06地塊,西至朝陽河,北至新達路,土地面積為19628.55m2。上海市青浦區土地儲備中心委托東方國際集團上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對項目地塊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 本地塊前期資料收集分析、現場踏勘及人員訪談工作于2024年9月完成。地塊歷史上主要為農田(1999年之前)、工業廠房(1999年~2024年7月)、閑置空地。 該地塊未來規劃為三類住宅組團用地(Rr3)、公共綠地(G1),按照《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中的一類用地標準進行評估。 該地塊歷史上涉及工業用途,根據歷史上企業工業生產活動和經營性活動分析,主要關注疑似污染區域包括NEC光電(上海)有限公司的涂布車間、固廢堆放區、線處理車間及配電房,上海潮鄉源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海善皓(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青浦分公司、上海牛易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肉類加工車間、固廢堆放區、污水處理設施及泵房等,南側廠房(冷庫及物流倉庫)及制冷設備;同時發現地塊外緊鄰的上海華新頓-阿姆斯壯金屬制品有限公司、上海瑞昌亞克力工業有限公司在生產過程如若處理不當,西側緊鄰62-01地塊土壤中氯仿超標(原因為外來土中可能存在揮發性有機物污染),可能對項目地塊土壤環境造成影響。周邊其余緊鄰企業不涉及工業生產活動,企業運營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排放到本地塊的可能性較小,對本次項目地塊的水土環境影響可忽略。潛在污染物類型包括重金屬(錫、銀、銅、汞等)、石油烴類、揮發性有機物、半揮發性有機物。 項目組采用專業判斷法進行布點,在地塊內共布設8個土壤和地下水復合采樣點、5個土壤采樣點,同時在地塊外布設1個土壤和地下水復合采樣對照點,鉆孔(建井)深度為6.0m。本項目共采集土壤樣品49個(包括平行樣5個),采集地下水樣品10個(包括平行樣1個),質控樣品6個(其中包括土壤設備清洗樣1個、地下水設備清洗樣1個、運輸樣2個、現場空白樣2個)。 各介質樣品的檢測項目包括pH值、《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中基本項目45項、其他項目19項,加測了錫、銀。其中,其他項目包括4項重金屬(銻、鈹、鈷、釩)、揮發性有機物(選測4項)、半揮發性有機物(選測10項)、石油烴(C10-C40)。 根據本地塊內樣品的實驗室檢測分析結果,得到如下調查結論: (1)土壤樣品分析結果 pH值為8.05~8.37,共檢出12種重金屬(砷、鎘、銅、鉛、汞、鎳、銻、鈹、鈷、釩、銀、錫),2種揮發性有機物(乙苯、苯乙烯)以及石油烴(C10-C40)。除了銀、錫外,所有檢出因子的濃度值均低于《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第一類用地篩選值;銀、錫的檢出濃度均低于風險控制值(分別為100mg/kg、12000mg/kg)。 (2)地下水樣品分析結果 pH值為7.1~7.9,共檢出10種重金屬(砷、鎘、汞、銻、鈷、鎳、銅、釩、銀、錫)、2種揮發性有機物(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及石油烴(C10-C40),其中釩和石油烴(C10-C40)的檢出濃度值低于《上海市建設用地地下水污染風險管控篩選值補充指標》(滬環土〔2020〕62號附件5)第一類用地篩選值,其余檢出因子的檢出濃度值均低于《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IV類標準限值。 根據地塊未來規劃及本次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結果,該地塊內土壤環境質量狀況滿足第一類用地開發和建設要求,無需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細調查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