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ees611 于 2011-2-16 16:38 編輯
熱帶亞熱帶漁業生物綜合實驗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信息公告(第二次)
1、項目名稱及概要
建設項目名稱:熱帶亞熱帶漁業生物綜合實驗室建設項目
建設項目概要:根據漁業科研發展的需要,中國水產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擬在廣州市荔灣區芳村西朗興漁路1號大院內,興建熱帶亞熱帶漁業生物綜合實驗室。建設內容為7000平方米及配套的場區附屬設施,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水產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學科實驗室(800m2),水產動物養殖與營養學科實驗室(800m2),水產動物疫病防控學科實驗室(800m2),漁業資源保護與利用學科實驗室(800m2),漁業生態環境評價與保護學科實驗室(800m2),水生實驗動物學科實驗室(800m2),城市漁業學科實驗室(800m2),其他普通實驗室和辦公室(800m2),設備房、消防控制中心等配套設施(600m2)。
項目總投資2573萬元。
2、項目的建設單位
建設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芳村西朗興漁路1號大院
3、環境影響評價內容與結論
(1)環境質量現狀
本項目評價區域內各大氣監測點SO2、NO2、PM10均能夠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及其2000年修改單的二級標準,滿足區域內的環境空氣功能區要求,環境空氣質量良好。水環境監測數據顯示項目相關的水域水環境質量多項指標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Ⅲ、Ⅳ類水標準,區域水環境質量嚴重污染。根據噪聲監測結果,本項目的白天監測結果皆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的2類標準,區域聲環境質量良好。
(2)環境影響分析與結論
施工期:在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噪聲、揚塵、污水及垃圾等污染因素,對周邊的大氣、水、噪聲和生態環境帶來暫時性的影響。對于施工期間將產生環境污染的各環節,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應自覺遵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的有關法規及各種規范,加強施工管理,文明施工,并采取適當的防治措施,使污染物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該項目的施工期對周圍環境不會造成大的影響。
運營期:
1)大氣環境影響:實驗室廢氣通過通風櫥將各類揮發性氣體、有毒、有害氣體統一收集后再經活性炭吸附后引至樓頂排放,對周圍的大氣環境影響輕微。
2)水環境影響:本項目大部分的生活污水和處理后的實驗性污水經由市政管網,匯進西朗污水處理廠進行進一步凈化,西朗污水廠的最終出水為花地河。本項目的建設產生的污水不直接排入區域內的水域,其實驗性污水通過污水處理站處理消毒后再排入市政管網,進西朗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對區域的水環境影響很小。
3)固體廢物影響: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廢物委托廣州綠由工業棄置廢物回收處理有限公司進行處理。其余一般固廢和生活垃圾設立專門垃圾堆放地點,對堆放點做到日產日清,并對垃圾堆放點進行消毒,滅殺害蟲,避免散發惡臭、滋生蚊蠅,最終統一交由環衛部門收集處理。采取措施后基本能消除本項目固體廢棄物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4)聲環境影響:項目建成后噪聲源主要來自于中央空調系統產生的噪聲、鮮風系統、污水處理站與動物實驗基地的水泵產生的噪聲等,估計混合噪聲再65—80dB(A)之間,對環境影響很小。
綜上所述,熱帶亞熱帶漁業生物綜合實驗室建設對周邊環境影響不大,只要嚴格執行環保法規,落實污染防治措施并確保日后的正常運行,加強管理和監督,則將發揮良好的環境等方面效益。因此,本項目的建設在環境保護方面是可行的。
4、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
為聽取社會各界對熱帶亞熱帶漁業生物綜合實驗室建設項目有關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特將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結論予以公示,征求公眾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5、公眾提出意見的主要方式
公眾可通過向環保主管部門、環評單位和建設單位提交意見、向公示指定地址發送信函、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發表對該項目建設及環評工作的意見和看法。
公示時間:2011年2月16日~3月2日,共15天。
[注:公眾在發表意見的同時盡量提供詳盡的聯系方式。]
6、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的名稱和聯系方式
環境影響評價單位: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證書編號:國環評證甲字第2803號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西路135號,郵編:510275
電話:020-8411 2481,傳真:020-8411 0267
email:sysulee@163.com
聯系人:鄭老師,李老師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2011年2月1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