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金楓蓄電池制造有限公司高能環保蓄電池生產項目
環評第二次公示
公眾參與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使工程建設盡可能趨利避害,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需了解廠址周邊地區廣大群眾共同關心的問題,如環境空氣污染、噪聲影響、水環境影響等,以便在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設計中加以體現。為達此目的,我們特編制此調查表,在向各位征求對項目的中肯意見,懇切希望各位予以協助和支持。
一、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要點
1、產業政策的符合性
建設單位生產的牽引用鉛蓄電池,屬于高容量全密封免維護鉛酸蓄電池,符合國家發改委印發《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中鼓勵類第十六項輕工類第13條和《江蘇省工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第十一項輕工類第13條的“高技術綠色電池產品制造(無汞堿錳電池、氫鎳電池、鋰離子電池、高容量密封型免維護鉛酸蓄電池、燃料電池、鋅空氣電池、太陽能電池)”,屬于鼓勵投資類的產業,符合國家和地方的產業政策。
2、選址合理性和環境可行性
根據宿遷經濟開發區北區的總體規劃,產業定位為廢舊資源的回收利用業、化學原材料制造(包括精細化工等)、石油加工、輕工、紡織印染等對環境有一定影響的工業。本項目為三類污染性輕工項目,特征污染因子鉛易造成職業衛生危害,因此項目與園區規劃及產業定位相符。
本項目位于園區的工業用地范圍內,符合園區的用地規劃。將使用江蘇新源投資有限公司工業污水處理分公司、集中供熱設施。因此項目與當地土地利用規劃、以及基礎設施的建設配套是相容的。
本項目在此建設,符合宿遷經濟開發區北區的總體規劃和環保規劃,本項目對環境的影響較小,與環境質量相容;本項目選址符合《鉛蓄電池廠衛生防護距離標準》(GB11659-89)要求。因此,本項目產業定位和環境可行性選址可行的。
3、清潔生產原則的符合性
建設項目的蓄電池采用了較先進的生產工藝,因而產生的污染物有所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有所降低。產品的能耗、物耗達國內先進水平,廢水污染物和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也較少。工業廢水回用率達到100%。本項目符合清潔生產原則。
經與《清潔生產標準 鉛蓄電池工業》(HJ447-2008)對比,建設項目屬于清潔生產二級水平,為國家清潔生產先進水平。
4、達標排放
在控制污染物產生的基礎上,對生產的三廢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1)廢氣
本項目的有組織排放的廢氣是鉛塵、鉛煙和硫酸霧。擬采用脈沖布袋除塵器處理鉛塵,處理效率可達99%,尾氣通過15m的排氣筒穩定達標排放;采用HKE鉛煙凈化裝置凈化鉛煙,處理效率可達99%,尾氣通過15m的排氣筒穩定達標排放;采用酸霧吸收塔處理硫酸霧,處理效率可達90%,尾氣通過15m的排氣筒穩定達標排放。
(2)廢水
本項目生產上含鉛廢水經污水站斜板中和沉淀處理后回用于生產上各單元,生活污水滿足江蘇新源投資有限公司工業污水處理分公司接管標準,接入江蘇新源投資有限公司工業污水處理分公司進一步處理,尾水最終排入新沂河。
(3)固體廢棄物
建設項目的固體廢物是生產蓄電池時產生的廢鉛渣、鉛泥(含廢水處理中產生的含鉛污泥)、鉛粉產生的鉛塵吸收后收集的鉛塵和破布袋,生活垃圾。危險廢物送到有處置資質單位進行回收處理(見協議)。生活垃圾環衛集中清運。
(4)噪聲
本項目在設備選型上采用低噪聲設備,對高噪聲設備加消音、減振和隔聲設施,降低噪聲源強。
本工程產生的廢氣、廢水、噪聲以及固廢經相應措施治理后,廢氣、廢水、噪聲完全可作到達標排放,固體廢物零排放。
5、總量控制
本項目通過清潔生產和落實三廢治理措施,外排污染物達標排放。新建項目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見表17.1-1。
表17.1-1 過渡期建設項目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
類別 污染物名稱 本項目排放量 建議申報量
廢氣 鉛 0.01121 0.01121
硫酸霧 0.132 0.132
廢水(接管量) 廢水量(m3/a) 12160 12160
CODCr(t/a) 3.648 3.648
SS(t/a) 4.256 4.256
氨氮(t/a) 0.304 0.304
TP(t/a) 0.048 0.048
固廢排放量(t/a) 0 0
6、環境現狀質量和影響評價結論
1、環境質量現狀
(1)大氣環境質量現狀
監測結果表明,擬建廠址所在區域的大氣環境質量所有監測指標均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的二級標準要求。
(2)地表水及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
監測結果表明,新沂河以及沭河所有的水質監測指標均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038-2002)表1中Ⅳ類標準要求,地表水環境質量良好。
地下水環境能夠達到《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Ⅲ類水標準,地下水環境質量良好。
(3)聲環境現狀
監測結果表明,項目擬建廠址的廠界測點廠界聲環境質量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的3類標準。
(4)土壤環境現狀
檢測結果標準,項目擬建廠址周邊的土壤能夠達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二級標準。
2、環境影響預測評價
(1)大氣環境影響評價
本項目點源各污染因子下風向最大地面濃度滿足環境標準要求,占標率小于10%;本項目大氣環境防護距離為廠界,衛生防護距離為排放源外500米。
(2)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
本項目生產上含鉛廢水經污水站斜板中和沉淀處理后回用于生產上各單元,生活污水滿足江蘇新源投資有限公司工業污水處理分公司接管標準,接入江蘇新源投資有限公司工業污水處理分公司進一步處理,正常排放情況下,尾水對納污河道新沂河的水質影響較小。
(3)聲環境影響評價
經預測,建設項目廠界8個測點晝夜噪聲預測值均可達標。
(4)固體廢棄物影響分析
建設項目產生的各種固廢采取妥善的處理處置措施后,不向環境排放,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7、環境管理與公眾參與
本項目總投資額為120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600萬元,占工程總投資的13.3%。環境經濟損益分析表明:環保措施投資合理有效,不僅確保達標排放,同時還具有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該項目的建設將對經濟發展有促進作用,公眾參與調查結果表明,公眾對本項目的態度無人提出反對意見。
二、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及主要注意事項
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被征求意見的公眾包括受建設項目影響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代表。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注意事項:公眾可以在有關信息公開后,以信函、傳真、電子郵件或者按照有關公告要求的其他方式,向建設單位或者其委托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負責審批或者重新審核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交書面意見。
三、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公眾參與是多方面的,本次環評“公眾參與”采取公示和發放“江蘇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調查表”的形式,同時公眾參與調查表附建設項目工程簡介,調查以代表性和隨機性相結合。代表性是指調查對象具有代表性,公眾參與來自社會各界人士;隨機性是指對象在統計學上是隨機的,調查對象的選擇機會均等,公正無偏。
四、征求公眾意見的起止時間
公示時間自公布日起10個工作日內。
五、建設單位名稱和聯系方法
企業名稱:江蘇金楓蓄電池制造有限公司
聯系人:錢益
聯系電話:18251512828
六、承擔評價工作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的名稱和聯系方法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宿遷市清源環境科學研究有限公司
通信地址:宿遷市平安大道68號
郵編:223800
聯系方法:0527-84363225 (電話+傳真)
電子郵箱:sqhks@126.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