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
(1)廢氣
施工期間產生的大氣污染主要為:建筑材料(水泥、石灰、砂石料)的裝卸、運輸、堆砌過程中的揚塵;開、挖、棄土過程中的揚塵;道路運輸造成的揚塵、各類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所排放的廢氣,泥土拌和站產生的揚塵。
①揚塵
本項目總用地面積為106672m2,地處平原,土壤較濕,預計最高施工期的建筑施工揚塵的排放量為0.2t/(m2·d)。經類比調查,在采取適當防護措施后施工區域TSP濃度在50m內超標,即在此范圍內揚塵較為明顯,但屬于局部性短期污染。因此,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揚塵,對施工人員產生的影響和危害,并對周圍的環境產生影響。
經現場調查,項目區500m范圍內無村莊、學校等敏感點,因此,評價認為:經采取灑水抑塵,限制車速及保持路面硬化和施工車輛、路面清潔等措施后,項目區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揚塵不會產生擾民現象。
②施工機械設備運行產生的廢氣
施工期空壓機和重型運輸車輛運行時將排放燃料廢氣(主要是柴油機廢氣),廢氣中含有大量的CO、非甲烷烴及NOX。運輸建材的載重卡車通常使用柴油,因而產生黑色煙霧狀尾氣,其中含有高濃度的碳氫化合物和顆粒物,對周圍環境有一定的影響。但工程完工后其污染影響消失。
(2)廢水
施工期污水主要是施工污水及施工人員生活廢水。
(1)施工期沖洗廢水
施工期沖洗廢水主要包括路面、土方、混凝土拌合等沖洗污水,以及砂石料加工系統廢水等,大部分用水均被土方吸收,廢水產生量極少,其主要成分為泥沙,不含有害物質和其他有機物。施工期廢水采用沉沙池沉淀后重新利用。
(2)生活污水
施工期使用旱廁儲存人糞便,施工期結束后,可由附近農戶清理用作農家肥。本項目共有施工人員200人,施工期約25個月,施工人員每人每天生活用水量以0.03m3計,生活污水按用水量的80%計,則生活污水產生量為4.8m3/d。施工期生活廢水主要為工人洗手等洗浴用水,經臨時沉淀池處理后,用于綠化和場區的灑水抑塵,不外排。
因此,項目施工期廢水對周圍環境產生的影響較小。
(3)噪聲
項目施工期的噪聲主要表現為運輸車輛的交通噪聲及施工機械產生的噪聲和振動。挖土采用挖土機、推土機、運載車等,澆鑄水泥作業有新拆模打擊木板和鋼鐵的電鋸,水泥攪拌等,還有水泵的使用;裝修作業中割鋸作業,會產生明顯的施工噪聲,據類比調查,施工時各種機械的聲級可達80-104dB,一般施工作業噪聲達標距離晝間約為100m,夜間約為300-400m。根據現場調查情況,項目區500m范圍內無村莊、醫院、小學等噪聲敏感點,因此,評價認為:施工噪聲不會產生擾民現象。
(4)固廢
工程在施工建設過程中,將產生大量的固體廢棄物,包括挖方和廢棄的建筑材料以及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其中主要是挖方。根據同類工程調查統計資料,項目建筑垃圾產生量為917.25t,施工期產生生活垃圾為216t。據估算,工程挖方量約為20.5萬m3,填方量約為8.32萬m3,剩余渣土量為12.18萬m3。開挖土石中部分作為施工場地平整的回填土,過剩的棄土石方和建筑垃圾應合理堆放,及時清運,以減少其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剩余土石方應根據相關管理規定做到合理處置。
運營期環境影響分析
(1)廢氣
汽車尾氣
因汽車尾氣為無組織排放,地上停車場周圍空曠,有利于尾氣的擴散,項目區內綠化面積較大,對汽車尾氣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另外汽車需按環保部門相關要求定期進行尾氣檢測,合格后方可上路,汽車尾氣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不大。
項目地上停車位,與地下車庫相對封閉的空間環境不同,出入項目地面停車場的機動車尾氣排放屬于無組織排放,在空氣中稀釋擴散較快。同時,項目有針對性的進行綠化美化環境的同時將對機動車產生尾氣起到有效地吸附降解作用,因此,地面停車位所帶來的大氣污染影響較小,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評價建議采用合理布設通道、車位,加強通風,加強管理等措施,以減少停車場的汽車尾氣污染。
食堂油煙
根據工程分析,本項目設有員工食堂,用于提供員工三餐,設計日最大就餐人數160人,廚房有2個基準灶頭,其食用油用量平均按50g/人·天計,油煙產生量按使用量的2%計,食堂年運行365d,經核算,本項目油煙產生量為0.16kg/d,年產生油煙量為0.058t/a。烹飪時間按7h/d計算,去除效率按75%設計,則該項目油煙排放濃度為1.13mg/m3(按風量2000m3/h計)。可以滿足《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GB18483-2001)中油煙的最高允許排放濃度2.0mg/m3的標準限值要求。評價建議:產生的烹飪油煙經過油煙凈化器處理后送至專用排煙管道引至餐廳樓頂(15m)排放,可將對大氣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2)廢水
項目實行雨污分流,雨水收集后進入雨水管道,根據工程分析可知,該項目最高日用水164.8m3/d,最高日污水產生量為64.64m3/d(23593.6m3/a)。項目有食堂廢水產生,但其產生量占其余廢水的比例很小,食堂高濃度有機廢水對總水質影響較小,則根據類比資料可知,本項目產生廢水濃度為:COD:320mg/L、BOD5:280mg/L、SS:200mg/L、氨氮:25mgL。
(3)噪聲
根據工程分析,該項目建成后的主要噪聲源為交通噪聲、社會活動噪聲和設備噪聲。根據相關調查,對環境可能造成較大影響的是汽車出入地面停車場時的交通噪聲。由于物流中心為一個物資交易場所,每日的客流量及車流量大,最可能影響周圍環境的是交易和裝卸貨物時的嘈雜聲,根據類比調查,這類噪聲聲級一般在65~75dB(A),且只在項目內部,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不明顯。
(4)固廢
根據工程分析,項目建成后主要的固廢產生來源于生活垃圾、污水處理設施污泥和醫藥物流配送過程中由于失效、變質、破損產生的廢藥物、藥品以及倉儲產生的包裝廢棄物等一般固體廢物。
(1) 生活垃圾
項目建設有綜合服務區,物流配送區,倉儲功能區,勞動定員為160人,綜合服務區日接待顧客600人,生活垃圾產生量按1kg/人·d計,則生活垃圾產生量為0.76t/d。生活垃圾經收集后,送到項目區內的垃圾收集點后,統一運往當地環衛部門進行處理。
(2) 包裝廢棄物
在配送、倉儲產生的包裝廢棄物等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按1.0kg/50m2·d計,倉儲功能區和物流配送區建筑面積共162680m2,則產生的該類固體廢物產生量為3.25t/d,1186.25t/a。該部分廢物作為生活垃圾進行處理,送到項目區內的垃圾收集點后,統一運往當地環衛部門進行處理
(3)化糞池污泥
項目擬設置1座SW型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來處理項目廢水, 項目污水處理設施污泥產生量為12.4t/a。該污泥含有豐富的N、P等土壤營養成分,基本不含有毒有害物質,由環衛部門采用密封罐車清運拉走,對周圍環境影響不大。
(4)廢藥物藥品
本項目醫藥物流配送中不涉及特殊藥品(麻醉劑等),項目設置藥品檢驗區,對藥品進行重量、包裝、生產日期等進行常規檢查,項目醫藥在倉儲、配送過程中由于失效、破損產生的廢藥物、藥品,,根據類比同類型項目,廢藥物、藥品產生的幾率大約為0.1‰,本項目年配送處理醫藥5475000箱,則廢藥物、藥品產生量約為547.5箱。這些廢物屬于《國家危險廢物名錄》規定的危險廢物,其危廢編號為HW03。不合格藥品及廢藥物委托有資質的質檢部門集中收集,統一處理,并在藥品管理部門登記。
擬建項目環境現狀
(1)大氣環境
根據現場監測結果顯示,評價區域內PM10日均濃度、SO2、NO2時均濃度和日均濃度均能滿足標準要求,項目區域內環境質量現狀較好。
(2)地表水環境
本項目南側3km為鄭州后羿企業集團,其年產80萬件獸用生物制品項目由鄭州大學環境技術咨詢工程公司于2010年5月編制,因而評價認為本次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評價可采用《鄭州后羿企業集團年產80萬件獸用生物制品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中的監測數據。(1)各斷面COD、BOD5出現不同程度的超標,其均值超標倍數范圍分別為0.02~1.22和0~0.72,除2#斷面氨氮超標外,其余斷面氨氮均能滿足標準要求。說明區域河流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2)各斷面pH值和石油類均能滿足標準要求。
(3)地下水環境
根據現場監測結果顯示,項目區內部地下水監測因子均能滿足《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GB/14848-1993)Ⅲ類標準的要求。
(4)聲環境
根據現場監測結果,項目區四周廠界現狀噪聲均能夠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3類、4a類標準限值要求,表明項目區聲環境質量較好。
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1)項目選址可行性
本項目所選場址位于鄭州航空港區四港聯動大道西側、鄭港六路南側,航城西路東側,鄭州棉麻工程技術設計研究院北側。本項目所在的鄭州航空港區位于河南省中部,隸屬省會鄭州,南臨京珠高速和京廣鐵路,西接107國道,豫04省道過境,距鄭州市區直線距離僅16km,交通十分便利。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加大,公路建設突飛猛進,已形成了橫跨東西、縱貫南北、輻射全市、聯結周邊省、市的公路網,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等國家重要交通干線縱貫全境,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鄭州環城高速、鄭石高速等國家、省、鄭州市的重點工程穿境而過。鄭州航空港區處于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黃金十字路口”上,周圍百公里范圍有鄭州、開封、許昌、洛陽、新鄉等大中城市,是重要的航空和陸路物流港,臨近高速公路和鐵路線,交通發達。
總體而言該項目地塊位置好,地勢平坦,交通方便,供水、供電有保障,是建設中原國際醫藥物流創業園項目的理想之地。
(2)項目平面布置可行性
總平面布局的原則1、滿足醫藥產品儲存及物流操作、配套工程、交通運輸、行業規范要求;
2、符合防火、衛生、安全等有關規范的要求,并充分利用土地的原則;
3、與城鎮建設規劃統一的原則;
4、因地制宜,適應場區地形、地質、氣象等自然條件;
總平面布局方案及分析本項目占地約160畝(106672m2),總建筑面積24萬m2。根據總平面布置原則,項目整體由“四個功能區”倉貯功能區、綜合服務區(含綜合辦公、休息、產品展示)、物流配送區、職工宿舍及相關輔助配套設施區組成。
綜合服務功能區:項目為交易者和經營者提供辦公、休息、藥品展示、現貨交易和電子交易平臺,做到信息、交易、配送等"一站式"服務,主要分為辦公區和產品展示廳;
倉儲功能區:項目為入駐企業提供藥品的倉儲和運輸服務,足以滿足交易量的需求和交易的延續,倉儲區主要包括藥品庫10個,按符合GSP要求分為普通常溫庫7個、陰涼庫2個和冷庫1個。
物流配送功能區:物流配送區包含道路、停車及綠化,代辦航空、公路、鐵路貨物運輸等物流配送服務
配套服務功能區:項目為經營者、交易者、管理者和入駐企業提供功能完備、條件優越的配套服務,主要包括商務酒店,商業配套設施,職工宿舍,職工餐廳,監控室、值班室等。
本項目為醫藥集中采購和統一配送項目,車流量較大,園區內設置有6個出入口,面向西側規劃路設置一個貨運出入口及一個輔助出入口,面向鄭港六路設置一個貨運出入口,面向鄭港大道由南向北依次設置會展出入口、企業總部出入口及住宿、餐飲出入口,出入口的設置可以滿足物流的需要,交通方便,疏散快捷。
項目的主干道車行道寬15m,次干道10m,可滿足項目的要求。方案中在項目區北側設計了1個大型貨車停車場,其余地段零散分布有機動車、非機動車停放場地。
本項目方案道路順暢,各分區功能明確,干擾少,道路系統合理,并設計了大型的停車場及藥品儲存庫,符合醫藥產品交易和物流項目的要求。綜上所述,方案總平面設計交通流線便捷,總平面布置緊湊有效。建筑布置合理,符合物流的總平面布置原則。
建議
①企業應嚴格落實評價提出的各項環保整改措施,確保場內沼氣站穩定運行,沼液及時消納于周邊農田,堅決杜絕發生外排污染事件。
②建議企業在以后的運行過程中應不斷地了解周圍居民的生活環境,及時發現新的環境問題,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
④本項目已建及新增的環保投資共計135.7萬元,約占總投資67800萬元的0.2%,建議環保資金及時到位,做到專款專用。
總結論
中原國際醫藥物流創業園項目符合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和城市總體規劃。項目在運營期間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廢氣、污水、噪聲及固體廢物的污染,在落實污染控制方案、實施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以后,項目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可以控制在國家有關標準和要求的允許范圍以內,并將產生較好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
從環境保護方面來講,該項目的建設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