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長春城市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的委托,松遼流域水資源保護局松遼水環境科學研究所承擔了《長春市光復高架橋南延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工作,希望廣大公眾積極參與,為本項目環境保護方面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一、項目概況
本工程為長春市光復高架橋南延工程。該項目處于亞泰大街的南關區與寬城區交界處,起點二道街北側,與亞泰大街上跨解放大路高架橋施工終點相接,終點為東廣場,與跨鐵路雙塔斜拉橋相接,亞泰大街主線總長為2858m,長通路總長為1100m,長白路段全長658m。本項目擬建設車行道179101m,人行道及自行車道49701m,綠化面積26074m。主線高架橋梁面積64626m,匝道橋橋梁面積5786m。
本項目橋梁工程分高架橋和匝道橋二部分。高架橋1座:即三道街-東廣場段段。匝道橋四座,在長通路北側設置一對上下行匝道A和B,并在東廣場長白路設計一條由西向南的上橋的匝道C,在黑水路由南往北設計一條下橋的匝道D。
長春市光復高架橋南延工程投資估算總金額為89755.89萬元,(其中:第一部分費用(主體工程及附屬工程費用)為:59932.25萬元,第二部分工程建設其他費用15067萬元,基本預備費為7499.92萬元,建設期貸款利息為:7256.72萬元)。
二、本項目對周圍環境影響及擬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道路建設的環境問題,有建設期和營運期對環境的污染及不利影響,其主要是建設工程對土地的占用,工程的開挖對植被等生態環境的影響,施工粉塵、揚塵對空氣環境的影響、征地拆遷對居民生活質量的影響以及由車輛行駛噪聲、施工期機械噪聲、汽車尾氣、施工場地對沿線環境的影響。
道路建設將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的有關拆遷補償政策,并針對施工期和運營期可能存在的各類環境問題采取嚴格的生態補償措施和污染防治措施,盡量減少工程占地和拆遷量,最大限度地保護沿線生態環境和居民的生活環境。
(1)施工期采取的環保治理措施
廢氣:施工期TSP影響較嚴重,采取灑水、遮蓋及大風天停止施工等防塵措施,粉塵影響和污染程度會明顯減輕,實踐證明,采取必要的防塵措施后,一般不會對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本工程所采用的瀝青混凝土不在施工臨時占地內拌和,對周圍環境空氣影響不大。
廢水:施工地設置一處沉淀池,廢水經沉淀后經到市政管網,排放到北郊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排放。
噪聲:施工期各施工機械所產生的噪聲將產生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夜間施工時影響更為嚴重。但其噪聲影響是短期的暫時的,一旦施工活動結束,施工噪聲影響也就隨之結束。
固體廢物:本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將產生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定期運往垃圾場統一填埋處理;建筑垃圾統一收集后處理。
水土流失:施工期對區域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土壤擾動后,可能造成土壤的侵蝕及水土流失的影響等。
(2)營運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廢氣:加強道路兩側綠化可有效的控制廢氣向周圍環境擴散。
噪聲:加強行車管理和道路兩側綠化工程可降低噪聲對聲環境的影響。
三、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及主要事項
1.公眾參與的范圍
調查范圍包括道路沿線的有關單位、當地政府官員和居民。重點調查被拆遷的企事業單位、雖未搬遷但受本項目影響較大的企事業單位。
2.公眾參與調查的內容
(1)您對本工程的了解程度?
(2)建設工程對本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
(3)建設工程對當地居民生活質量的影響?
(4)該項目建設對您生活環境負面影響較大的是?
(5)是否了解道路建設拆遷補償政策和標準?
(6)您認為國家拆遷安置政策能否落到實處?
(7)對本道路工程建設的基本意見?
3.公示時間
本次公示自2011年10月26日開始。
4.公示方式
采用網上公示的形式公布相關信息。
四、公眾意見內容及反饋方式
為貫徹《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國家環保總局2006年2月14日,環發2006【28號】)的相關精神。本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將實行網上公示的形式。如您能對該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設性意見,正在進行中的擬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在編制過程中將予以充分的尊重和采納。
1、征求公眾意見內容
本次公示主要征求公眾對項目的選址是否認可;著重關心該項目建設及使用過程可能存在的環境問題;了解公眾對本項目環境保護工作的建議。
2、公眾意見反饋方式
本次信息公示后,公眾可向指定地址發送電子郵件、電話、信函等方式發表對該項目建設及環評工作的意見看法。
五、建設單位名稱及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長春城市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聯系人:于莉
電 話:0431—81903020
六、環評單位名稱及聯系方式
環評單位:松遼流域水資源保護局松遼水環境科學研究所
聯系人:劉玉瑋
電 話:13630522888
七、環評審批部門和聯系方式
環評審批部門:長春市環境保護局
電 話:0431-853782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