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港東營港區勝利油田新服務基地交通碼頭工程 海洋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示 勝利油田黃河海港碼頭位于東營港東營港區,在黃河入海口北側,由外港、內港池及引堤、防波堤組成。碼頭岸線長度總計2163.5m,其中用于海上油田生產物資供應及人員交通使用的綜合碼頭共計8座,碼頭岸線總長度1626.5m;專用碼頭包括卸油碼頭、應急碼頭和海工碼頭,碼頭岸線總長度537m。 由于東營港的規劃布局為向東北方向延伸建設,使得由黃河海港到其西北方向埕島油區的船舶需要繞行避讓新建碼頭,航程增加較多。據測算,一期3萬噸級碼頭建成后,黃河海港內港的船舶(目前平均航速在6-8節)到達埕島油區的單程航程增加10km以上,單程時間由原來的2小時增加到3小時,導致工人出海作業的有效時間只有2小時。二期工程引橋建成后,東營港碼頭引橋總長將達10km,屆時油田船舶到達埕島油區的單程時間將增加到4個小時左右,即每天往返時間為8個小時,海上有效工作時間僅有不到1個小時,大大縮減了員工出海作業的有效時間,將嚴重制約海上油田的正常生產。 為滿足勝利油田海上勘探開發及人員出海作業等需要,急需新建交通碼頭,為此,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廠擬在東營港西北部樁斜139 平臺(原海一站)東北側建設東營港東營港區勝利油田新服務基地交通碼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用海項目需進行需要開展海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為此,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廠委托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進行勝利油田新服務基地交通碼頭項目海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在接受委托后,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即組成項目組,并對項目擬建設海域進行了實地踏勘和調研,收集了有關資料,對評價海域進行了環境質量現狀監測和評價,對工程建設可能對環境影響進行了預測,在此基礎上編制完成《東營港東營港區勝利油田新服務基地交通碼頭工程海洋環境影響報告書》。 一、 項目簡介 (1)項目名稱:東營港東營港區勝利油田新服務基地交通碼頭工程 (2)項目建設單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廠 (3)項目用海類型:港口用海中的填海造地 (4)項目用海性質:新建項目 (5)建設規模:建設突堤碼頭110m、引堤130m及水、電、消防等配套設施,新建4個泊位。 (6)項目投資額:工程總投資為6000.26萬元 本項目位于東營港西北部樁斜139 平臺(原海一站)。碼頭建于原海一站(黃河海港西北方)東北側,碼頭長度為110m,寬12.5m,通過長130m寬6m的引堤與原海一站連接,碼頭共布置4個泊位,泊位總長220m。 在原海一站的西南角,依托原海一站和樁斜139進海路,建設圍堰110m并形成碼頭陸域3000m2,陸域場地內布設碼頭值班室、停車場、倉庫、消防水罐和消防泵房等配套設施。 二、建設項目對海洋環境的影響及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 (1)懸浮泥沙 港池和航道疏浚、圍堰拋石、回填砂礫會產生懸浮泥沙,懸浮泥沙進入海水會影響海水水質和海洋生態。 1)港池和航道疏浚挖泥懸浮泥沙源強 港池和航道疏浚挖泥采用3m3抓泥斗挖泥船。港池和航道疏浚開挖量為5.82×104m3,每小按挖泥50斗計,工作能力為36m3/h,本工程按每小時抓取50斗,充泥系數按0.45,懸浮泥沙發生量按抓泥量的5.5%計,本區泥沙密度2.74×103kg/m3,則其產生懸浮物的源強約為2.83kg/s。 2)圍堰拋石懸浮泥沙源強 根據計算,本工程拋石點源的懸浮泥沙平均源強約為3.80kg/s。 (2)生活污水 現場施工人員和施工船舶工作人員合計每天約80人,每人每天生活污水發生量為100L,污水排放系數取0.8,則每天生活污水發生量為6.4t/d。施工期為300天,污水中COD、氨氮和SS濃度分別按350mg/L、40mg/L和200mg/L計,由此估算施工期生活污水中COD、氨氮和SS共產生量0.672t、0.076t和0.384t。 (3)機艙含油污水源強 本項目產生的含油廢水主要是船舶機艙含油廢水。挖泥船及泥駁每天耗柴油約5t,跑、冒、滴漏產生的油類按5×10-4計為2.5kg/d,含油廢水產生量為0.25m3/d。含油廢水收集后由海事局指定的有資質的單位接收處理。 (4)機械沖洗水 建設期間的施工場地沖洗廢水主要有施工機械沖洗廢水、施工現場的沖洗水等,其主要污染物是懸浮物。預制場地需設置混凝土拌和系統,拌和系統廢水來源于混凝土轉筒和料罐的沖洗,每班末沖洗一次,每次用水量2~5m3。預計廢水中懸浮物濃度為5000mg/L,pH值在12左右,每年施工作業天數為300天,每天2班,每天用水量最高10m3計算,經計算懸浮物產生源強為15t/a。機械沖洗水經沉淀后回用,不外排。 (5)固體廢棄物 現場施工人員和施工船舶工作人員共計80人,若按每人每天產生生活垃圾1kg計算,則施工期生活垃圾年產生量為24t,垃圾集中存放,統一收集,送城市垃圾場處理。 2、營運期: (1)生活廢水 擬建項目產生的廢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機艙含油污水,由于擬建碼頭營運期僅為運送人員,因此除船員外,其他人員用水量很小,可忽略不計,因此,營運期生活污水產生量僅以船員計算。十二五期間,日常出海的此類船舶將增加到22艘,每艘船員人數平均為8人,則每天約有176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為80L,污水產生量按85%計算,則運輸船舶生活污水產生量為12.0t/d,年排放量為3590t。類比同類工程,該類廢水中CODcr、BOD5、氨氮和SS濃度分別為400mg/L、200mg/L、40mg/L、230mg/L計,由此估算營運期將年產生CODcr、BOD5、氨氮和SS分別為1.44t、0.72t、0.14t和0.83t。所有廢水經污水池收集后由環衛專用車送污水處理廠處理。 (2)含油污水 本項目產生的含油廢水主要是船舶機艙含油廢水。十二五期間,日常出海的此類船舶將增加到22艘,平均每船每天耗柴油約5t,跑、冒、滴漏產生的油類按5×10-4計為55kg/d,含油廢水產生量為5.5m3/d。含油廢水收集后由海事局指定的有資質的單位接收處理。 (3)固體廢棄物 擬建項目營運期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是生活垃圾。擬建項目營運期出海人員估算為476人,生活垃圾產生量按照每人1kg/d計算,則生活垃圾產生量為476kg/d。廠區設置生活垃圾集中存放點,收集后送城市垃圾處理廠進行無害化填埋處理。 三、建設單位 建設單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廠 聯系地址: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仙河鎮 四、承擔評價工作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機構名稱: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聯系地址:青島市高科園仙霞嶺路6號 郵編:266061 聯系人: 劉 峰 聯系電話:0532-88961367 電子郵箱:liuf@fio.org.cn 五、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內容 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大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準備階段,收集相關文件,進行初步的實地調查,第二階段為正式工作階段,進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環境現狀調查,并進行環境影響預測和評價;第三階段為報告書編制階段,其主要工作為匯總、分析第二階段工作所得的各種資料、數據,給出結論,完成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 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評價總則(包括確定項目的評價工作等級、評價標準、環境保護目標等)、建設項目工程情況及污染源分析、建設項目周圍地區的環境現狀描述、項目的環境影響預測、項目環境保護措施的評述及技術經濟論證、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清潔生產分析、環境事故風險分析、項目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建議、環境監測制度及環境管理的建議、項目公眾參與意見調查、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等。 六、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 本次公眾意見調查將分為網上調查和書面調查兩種方式進行,公眾可以通過網絡對本工程的建設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在環保方面應做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同時對項目建設地周圍較近相關區域內的人員我們將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公眾調查,調查內容將涉及公眾對項目建設的態度、公眾認為項目建設對環境的影響以及項目應采取的改進的環保措施等。 七、公眾提出意見的主要方式: 若您對此項目有什么意見和看法,請于公示之日起向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或者籌建單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廠)反饋,來電、傳真、來函、電子郵件均可。 八、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2012年4月9日至2012年4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