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發展中心委托,東北師范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現已初步完成《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長東北核心區新乙一路等三條道路及排水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的編寫工作。根據國家《環境影響評價法》、《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和國家環保總局《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性文件的有關要求,在報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前,對該項目建設基本情況及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等信息公告如下,希望廣大公眾積極參與,對項目建設提出環保建議。 一、項目簡介 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長東北核心區新乙一路等三條道路及排水工程包括3條城市道路及沿道路敷設的排水、綠化、照明工程等。其中新乙一路,總長1090.00m,車行道面積29953.42 m2,雨水管道長2452.50m,污水管道長593.00m;丙七街,總長633.04m,車行道面積6770.02m2,雨水管道長為696.04m,污水管道長為738.04m;丙三十四路,總長1117.00m,車行道面積14506.67m2,雨水管道長為882.54m,污水管道長為482.39m。項目總投資6350.67萬元,建設期為兩年十個月,預計于2014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 本項目在施工期的噪聲、揚塵等問題可能會對附近居民生活帶來短期的不利影響,但隨著施工期的結束將恢復正常。項目建成后將對周圍交通狀況有明顯的改善作用。項目的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及長春市總體發展規劃要求。 二、建設地點 長春市東北部、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長東北核心區。 三、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及對策 該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主要來源于施工期產生的廢水、廢氣、施工噪聲以及對區域生態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運營期的主要環境影響為交通噪聲和機動車尾氣對周圍空氣環境的影響。 針對施工期和運營期可能存在的各類環境問題,環評報告中均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態保護措施,可以實現污染物的達標排放,將項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 四、環評結論要點 建設單位對各污染源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有效可行,治理后能夠實現達標排放。符合長春市城市發展總體規劃,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該工程選線合理、項目可行。 五、公眾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的方式和期限 公眾如要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或索取有關信息可通過下面的聯系方式同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發展中心委取得聯系。 六、征求公眾參與的范圍及主要事項 公眾參與的主要范圍: 建設項目周圍的居民等環境敏感目標,任何關心該項目建設的專家、學者、政府職員、普通群眾。 公眾參與的主要事項: 1.對該項目的了解程度。 2.居住區現狀交通的滿意度。 3.該項目對本地區交通的改善狀況。 4.工程對個人出行的影響。 5.對區域環境的影響程度。 6.對個人的影響程度 7.對本工程的態度。 七、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日期 信息公開后10天以內 八、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可寄信或打電話、發傳真、發短信提出自己的建議;同時在當地進行《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長東北核心區新乙一路等三條道路及排水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信息公告》。 九、建設單位及評價單位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發展中心 聯系人:尚智慧 聯系電話:15843071102 環評單位:東北師范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聯系人:李振新 聯系方式:13943085619 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發展中心 東北師范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2012年4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