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W 于 2012-9-29 10:51 編輯
河源農業綜合有機循環產業項目 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信息公告 (第二次) 根據國家環保總局2006年2月14日印發的《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和《關于印發《廣東省建設項目環保管理公眾參與實施意見》的通知》(粵環[2007]99號)規定,現將河源農業綜合有機循環產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的有關部門信息公告如下: 一、建設項目概況 項目名稱:河源農業綜合有機循環產業項目 建設單位:河源燈塔盆地開發有限公司 項目位置:河源市東源縣駱湖鎮赤凹,處于燈塔盆地的中心地帶。地理概位為 24°04′11.71″N, 114°52′46.62″E。 建設規模及內容:本項目總體規劃發展面積為7700畝,實行分期建設,一期建設內容為:檸檬種植園3000畝,有機大棚蔬菜200畝,有機禽畜養豬存欄量300頭,水產養殖150畝,冷鏈物流儲藏、保鮮運輸區10畝以及有機養生休閑生態旅游觀光區100畝。為了盡快實現農業有機循環經濟模式,為河源及廣東發展同類產業提供更好的示范作用,該公司擬在現有基礎上進行二期建設,二期建設完成后,總的建設規模為:檸檬種植園4500畝,有機大棚蔬菜1000畝,有機禽畜養豬存欄量1000頭,水產養殖面積500畝,冷鏈物流儲藏、保鮮運輸區200畝,休閑觀光園區500畝以及有機檸檬酵素開發和食品深加工區1000畝。 二、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的概述 本項目建成后會產生一定量的廢水、廢氣和固體廢物,此外還會因加工區生產設備和交通等產生噪聲。 (1)廢水 項目建成后,產生的廢水包括養殖廢水、加工區廢水和生活污水三部分,預計污水排放量為186.6m3/d。 (2)廢氣 廢氣主要來自豬舍中無組織排放的氣體和廚房產生的油煙廢氣等。豬舍廢氣主要成分為氨、硫化氫等惡臭氣體,NH3和 H2S的排放量分別為8.49kg/d和0.63kg/d;油煙廢氣量為36000 m3/d。 (3)固體廢物 固體廢物主要是生活垃圾、豬糞和沼渣,生活垃圾的產生量為400kg/d,豬糞經沼氣池處理后產生的沼渣量約為139.3t/a。 此外還會因酵素和食品加工區的生產設備和基地內的交通等產生噪聲,噪聲量約為70~110dB(A)。 三、預防或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的要點 (1)水污染防治措施 基地內的養殖廢水、加工區廢水和生活污水全部排入沼氣系統,通過沼氣發酵達到《農田灌溉水質標準》(旱作類)(GB5084-2005)的要求后用于灌溉果樹、菜地,生產液體有機肥及清洗豬舍等;廢水全部回用,不外排。 (2)大氣污染控制措施與對策 ①優化飼料 選用綠色飼料添加劑,目前常用的綠色飼料添加劑主要為酶制劑、益生素和絲蘭屬植物提取物。這些物質有控制惡臭的作用,能與腸道內的微生物作用,幫助消化飼料,有資料顯示,采用此類飼料添加劑后,可減少糞尿中氨的排放量40~60%之多,從而減少了場區惡臭的產生量。 ②及時清理豬舍 建議豬舍全部或部分使用板條式有縫地板,保證糞便冷卻,并盡快從豬舍內清糞,在豬舍內加強通風,加速糞便干燥,減少豬糞污染;采用人工、機械配合噴藥的方法預防蚊蠅孳生;加強豬舍與飼料堆放地的滅鼠工作,預防疾病的傳播。 ③噴灑除臭劑 經建設單位介紹,豬舍采用基地內酵素加工區生產的環保酵素(液體)噴灑,將場區產生令人不愉快的氣味掩蓋住,達到除臭的效果。這種方法投資較小,簡便易行,具有較好的效果,而且該環保酵素無毒、無害,在環境中不會蓄積。 ④廚房廢氣 通過油煙凈化器處理達到《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18483-2001)要求后,經過排氣筒高空排放。 此外,還可通過加強綠化等措施減少廢氣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3)固體廢物管理處置對策 ①生活垃圾 按指定地點堆放后,交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處理。 ②廢包裝材料 主要包括飼料等原料的包裝袋或包裝盒,由專業回收公司回收處理。 ③豬糞 采取干法清糞工藝,采取有效措施將糞便及時清出,實現日產日清。將產生的豬糞運往發酵沼氣池,經處理滿足《糞便無害化衛生標準》的沼渣可作為菜地、果園的有機肥料。 (4)噪聲防治措施 ①從聲源上降低噪聲 選用低噪聲設備、改革操作方法;產生較大噪聲的車間外通用設備須安裝在遠離人群密集區的地方。 ②從噪聲傳播途徑上降低噪聲 采用吸聲、隔聲、消聲、減振等措施降低噪聲。 ③交通噪聲的防治 在交通道路與建筑物之間種植樹木綠化帶,樹種的選擇最好是枝葉茂密的喬、灌木,且排成高低錯落有致的幾列,既可防治污染,也使綠化與小區景觀和諧一致。 四、環境影響評價總結論 本建設項目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同時該項目位于河源市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內,符合《燈塔盆地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總體規劃(2011—2020年)》的農業經濟發展策略,該項目的實施可強化河源市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建設,起到我省農業綜合有機循環產業的示范作用。 項目建設期間會產生一定的廢水、廢氣、噪聲、水土流失等污染,對生態環境有一定的影響。但如果該項目能有效的進行污染防治,積極落實各項環境保護措施和建議,認真執行“三同時”制度,強化污染監測制度,做到持續穩定達標,則從環境保護的角度,河源市農業綜合有機循環產業項目的選址及建設是可行的。 五、查閱環境影響報告和相關信息的方式 可與本項目的建設單位或環評單位聯系,查閱環境影響報告簡本和相關信息。 建設單位:河源燈塔盆地開發有限公司 地址:河源市大道北145號 聯系人:黃先生 聯系電話:13827819889 傳真:0762-3360125 環評單位: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地址:廣州市新港西路164號 聯系人:於工 聯系電話/傳真:020-89023179 郵箱:yuejoan32@126.com 六、 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意見范圍:征求公眾對“河源農業綜合有機循環產業項目”施工和營運期間環境保護方面的意見。非環境保護方面的內容不在本次征求范圍內。 公眾范圍:受“河源農業綜合有機循環產業項目”影響的公民、團體,或關心本項目環境保護工作的其他公眾。 主要事項::①設計、施工和營運期主要環境影響問題;②公眾希望采取的環境保護對策措施;③公眾對擬建工程的態度等。 七、 征詢公眾意見形式 八、 征詢公眾意見起止時間 2012年9月10日至2012年9月21日。 河源燈塔盆地開發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012年9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