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單位現已完成“從江縣那哥鉛鋅礦多金屬礦開采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依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制定的《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第五條,現將環境影響評價的有關信息公示如下: 一、概況 (1)項目名稱:從江縣那哥鉛鋅礦多金屬礦開采工程; (2)項目所在地點:從江縣加磅鄉那哥; (3)項目性質:新建; (4)投資金額:本工程總投資為324.58萬元; (5)礦區面積:1.2035km2; (6)生產規模:5萬t/a; (7)服務年限:12年; (8)建設內容:本項目為礦山新建開采項目,設計采用地下開采方式,不涉及選礦工程,根據礦山實際情況,確定開采規模為(礦石):5萬t/a。 二、環境影響及減緩措施 (一)地表水影響及減緩措施 本項目排放廢水由井下排水、工業場地生活污水及廢石場淋濾廢水組成。廢石堆場淋濾水只有在雨天和雨季(4~7月份)有少量廢水產生,經集中收集沉淀后外排至無名小溪,對地表水環境影響較小。生活污水約4m3/d,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用作礦區綠化,對地表水環境不會產生明顯影響。工程井下排水主要是由礦井地下涌水和少量的坑下采礦生產用水組成。礦井正常涌水量為977m3/d,經地表沉淀池沉淀處理和綜合利用后外排的礦坑涌水為961m3/d。本項目礦坑涌水水質較好,經沉淀處理的礦坑涌水直接外排對地表水的影響較小。 (二)地下水影響及減緩措施 礦區各含水層富水性弱。根據《從江縣那哥鉛鋅多金屬礦開發利用方案》,一般情況下,礦坑正常涌水量一般為977m3/d,雨季最大涌水量為1290m3/d,涌水量較小,礦區地下水充水來源以大氣降水為主。因此礦區開采對當地地下水水位、水量的影響較小。工程產生的外排廢水不會對地下水造成影響。 (三)大氣環境影響及減緩措施 工程產生的廢氣污染物主要有井下通風廢氣、揚塵。井下通風廢氣主要來自井下爆破、鑿巖、裝卸等。采用噴霧灑水降塵,工人采用個體防護,可有效改善井下工作環境,減少粉塵對工人的影響。井下通風廢氣對環境影響較小。廢石、礦石的露天堆放以及汽車運輸將產生揚塵,建設單位采取專人、定期對廢石堆場、礦石堆場進行噴水抑塵,廢石場分區使用及時覆土復墾。廢石、礦石的露天堆放產生的揚塵將會得到有效抑制,對環境影響較小。 (四)固體廢物影響及減緩措施 工程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為采礦井下廢石,廢石產生量為3000t/a,堆放于擬建廢石堆場。根據毒性浸出試驗,采礦廢石屬于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廢石場對環境影響較小。 生活垃圾產生量為8.25t/a,在礦區集中收集后,運往加磅鄉垃圾收集點,由當地環衛部門統一處理,對區域環境影響較小。 (五)聲環境影響及減緩措施 采礦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噪聲主要為爆破噪聲、采礦機械噪聲以及礦井通風、礦石運輸產生的噪聲。采礦最為突出的就是爆破噪聲,在爆破作業中,嚴格堵孔質量,采用多排孔微差爆破等工程措施,對工作人員配置聽力保護器,嚴格控制爆破作業中的安全防護距離(大于180m)并規定特定時間爆破,可有效降低爆破噪聲工作人員的影響。安裝于井外的通風機和泵類的噪聲較低,經減振和廠房隔聲后可確保礦區邊界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的2類標準要求,不會對居民點產生影響。 (六)生態環境影響及減緩措施 項目工程建設用地,對土地的占用基本是永久性的,從而使這些土地失去原有的生物生產功能和生態功能,會對局地的土地利用產生一定的影響。在營運期及時做好恢復和補償工作,加強綠化,在采取了必要的生態保護和水土保持措施后,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是有限的,而且是局部的。盡管項目建設會使原有植被遭到局部破壞,但不會使整個評價區域植物群落的種類組成發生明顯變化,也不會造成某一植物種的消失。因此工程建設對區域植被影響較小。 三、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的要點 本項目符合國家及地方相關產業政策的要求,在建設單位認真落實本環評報告所提出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確保污染物長期穩定達標排放的基礎上,從環保角度論證,工程的建設是可行的。 四、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與索取簡本方式 公眾對本項目的總體看法和態度;項目建設過程中公眾關心的環境問題;對本工程選擇的地理位置有何看法;是否同意項目的建設。如果您有好的意見或建議請及時與我們溝通。公眾如需要報告書簡本,請聯系: 環評單位:四川省核工業輻射測試防護院 Email:zouxiaobo2004@163.com 聯系人:鄒工 聯系電話:028-83906936 (五)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起止時間:2012年10月17日~2012年10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