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項目 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 根據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發(2006)28號《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的規定,為了便于公眾了解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的相關情況,現將有關環評結論信息公布如下。 一、建設項目概況 由和平縣城市綜合管理局負責牽頭建設的和平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項目擬建于和平縣合水鎮塘角埂,在原有的填埋場舊址上建設,設計庫容不小于280萬立方米,日處理生活垃圾能力300噸,服務于和平縣城及其周邊35km運距范圍內鎮區,使用年限為25年。項目總占地面積為265136m2,主要由填埋處理工程、防滲工程、滲濾液收集(包括調節池)及處理系統、填埋氣體導排與處理系統、封場及護坡、覆土區及配套的管理區組成,由于垃圾場為逐步使用的過程,根據填埋場建設條件綜合考慮,項目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填埋庫容為70萬立方米,使用年限為8年;二期填埋庫容為100萬立方米,使用年限為9年;三期填埋庫容為110萬立方米,使用年限為8年?偼顿Y10205.48萬元,首期預計于2014年底前建成使用,項目定員25人,在場區內食宿,年運營天數365天。 二、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 項目施工期地表開挖造成的水土流失;施工廢水和人員生活污水;施工機械和進出場區的車輛運行噪聲;施工揚塵;建筑棄土等。 項目營運時將產生甲烷填埋氣,運輸揚塵和填埋場作業粉塵;垃圾滲濾液、地面沖洗、車輛沖洗廢水和管理人員污水;進出場區運輸垃圾車和填埋機械運行噪聲;污泥、員工生活垃圾等。 三、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1、防滲措施可行性結論 本工程水平防滲擬采用HDPE膜與壓實粘土復合襯層防滲系統。防滲處理設施能夠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16889-2008)要求,措施可行。 2、廢水治理措施可行性分析 本評價污水處理工藝采用“MBR+超濾+RO系統”,該工藝技術先進成熟,在高效去除COD、BOD5、氨氮和SS的同時能有效地去處廢水中的重金屬污染物,去除廢水中的糞大腸菌群等,工程廢水經該工藝處理后各項污染物濃度能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中表2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要求。 3、填埋氣治理措施可行性結論 本工程填埋氣采用豎向導氣石籠+橫向滲濾液收集盲溝收集填埋氣,經由導氣石籠導出,氣體導出后采用分散排放和集中排放相結合的方法,即將導氣石籠40m間距設置,并在最終覆蓋層下設水平碎石導氣層。 填埋場運行初期,排氣方式為開式排氣,每條豎向排氣管直接與大氣相通。當填埋場運行穩定及封場后,采用輸氣管將填埋氣體集中收集,通過緩沖罐和阻燃裝置,送至燃燒塔架上燃燒排放。目前國內外多采用此種處理方法,從技術、經濟分析,排放處理措施是可行的。 4、臭氣治理措施可行性分析 填埋場臭氣主要來源于填埋作業區和調節池。工程采取的及時覆蓋、漸進修復作業工藝、綠化等一系列措施以及滲濾液調節池表面加蓋并封閉,將調節池厭氧產生的氣體收集后燃燒排放,可達到減少臭氣排放的目的,適用于北方降雨量少的地區,措施是可行的。 5、揚塵、飛散物防治措施分析結論 工程對粉塵及漂浮物的控制采取壓縮式密封車運輸、配備保潔灑水車輛定時保潔進場道路與作業區、及時覆蓋、種植綠化隔離帶、對正在進行作業區的四周設置2.2m高的移動欄網,控制輕薄垃圾飛揚的措施是得當的,有效可行的。 6、蠅、蛆、鼠害防止措施分析結論 嚴格按照《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標準》,每天垃圾填埋后及時覆土壓實,定期用藥物噴灑垃圾作業面及生產生活管理區,消除積滯污水,此方法可有效地防止蠅、蛆的孳生。及時覆土,減少垃圾暴露時間,使蠅、蛆、鼠的孳生控制在最小程度。噴灑藥物時采用多種藥物交替使用,以防止蚊蠅產生抗藥性。在場區門口設消毒池,用于沖洗進出車輛,有效防止垃圾車輛進出夾帶蒼蠅污染環境。 7、封場及生態修復措施可行性分析結論 垃圾填埋至設計填埋高程時,需進行終期覆蓋封場,用導氣速排龍將各個石籠井連接至中央導氣干管、300g/m2厚的土工復合排氣網、1mm厚的HDPE土工膜,并與庫坡的防滲層緊密連接、5mm厚土工復合排水網、400mm厚的壓實粘土層、300mm厚的腐殖土營養層,花格砼磚(500x500x60),在花格空隙中種植耐旱植物。封場后頂面坡度不小于5%,邊坡不大于1:3,以利于填埋場的穩定和降雨的自然排出。終場后為保證植物正常生長,表層鋪以適量營養土,以利作物生長和綠化,終場后場區作為草皮綠化用地,改善環境、美化環境,措施是可行的。在滿足填埋場終場利用有關規定后,可考慮開發成觀賞性苗木基地。 8、非正常工況排放 填埋氣燃燒系統不能正常工作,填埋氣將直接排入大氣,對當地環境空氣產生一定影響,項目采取經常維護燃燒系統,并配備備用燃燒器,一旦出現故障,立即更換,在采取上述措施后,不會當地環境空氣造成明顯影響。 場區停電或污水處理設施故障,使污水處理站不能正常工作,導致滲濾液不能正常處理,滲濾液外溢,有可能對當地地下水產生不利影響。為預防非正常工況廢水污染物排放,項目考慮了非正常狀態,確定滲濾液調節池有效容積為9000m3。在出現上述情況后廢水在滲濾液調節池暫時儲存,待電力恢復正常或故障排除后及時處理。 四、評價綜合結論 綜上所述,建設單位在嚴格執行環!叭瑫r”管理規定的同時,應切實落實本環境影響報告書中的環保措施,尤其是垃圾滲濾液等綜合廢水和垃圾填埋氣體的治理、防護措施,重點保護好周圍水域水質,杜絕和防范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項目建成后,相應的環保措施必須經河源市環境保護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在項目投入使用后,企業管理部要負責維持環保設施的正常運行,搞好防范措施,做好清潔生產工作。項目是為解決和平縣垃圾處理、減少由于垃圾的亂堆亂放造成的環境污染而建設的環保公益項目。本項目的建設和投入使用將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明顯影響。本項目的建設從環保角度而言是可行的。 五、公眾參與方式 本次信息公示后,公眾可通過向指定地址發送郵件、電話、傳真、寫信或面談等方式發表關于該項目建設及環評工作的意見。 六、公眾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的方式和期限 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為:征求公眾對項目在建設和運營過程中環境保護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公眾認為必要時,可向建設單位或者其委托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索取報告書簡本和相關補充信息。詳細情況請聯系建設單位或評價單位。 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2013.9.18~2013.9.30(信函以郵戳日期為準)。 七、聯系方式 1、建設單位名稱和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名稱:和平縣城市管理局 地址:廣東省和平縣東山路62號 聯系人:葉幼雅 聯系電話:5681868 2、承擔評價工作的環評機構名稱及聯系方式 評價單位的名稱:佛山市環境工程裝備有限公司 資質證書編號:國環評證乙字第2858號; 聯系人:馮工 聯系方式:0762-3223696 2013年9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