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青華龍叫煤業(集團)有限公司資源整合工程(21萬噸/年)環境信息公示(第二次)
受建設單位重慶青華龍叫煤業(集團)有限公司委托,廣州環發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承擔重慶青華龍叫煤業(集團)有限公司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及《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的要求,現對重慶青華龍叫煤業(集團)有限公司環評進行第二次公示。公示內容如下:
一、建設項目概況
重慶青華龍叫煤業(集團)有限go公司位于重慶市萬盛區湛家村龍叫社。根據重慶市煤炭工業管理局(渝煤行管[2013]246號)《關于青華龍叫煤業有限公司資源整合立項的批復》和《重慶市煤炭整合領導小組辦公室會議紀要》([2010]3號)文件精神,重慶青華龍叫煤業(集團)有限公司和萬盛區東風能源有限公司紅偉煤礦自愿進行資源整合,并以原龍叫煤礦為主體礦井,資源整合后礦井名稱為--重慶青華龍叫煤業(集團)有限公司。礦權范圍將原兩礦權范圍合并,合并后礦田面積1.62km2。開采K1、K2、K3煤層,開采標高+780~+300m。本次設開采規模為21×104t/a,服務年限10a,工程總投資5663.11萬元。
二、環境影響及預防或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措施
1、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本礦區煤層出露海拔標高+780~+300m以上的開采范圍內居民較少,采礦影響范圍內村民住宅21戶,房屋面積3150m2。礦區范圍內主要為林地、草地、旱地,未見水田、泉眼等,根據重慶一三六地質礦產有限責任公司所提出的《重慶市萬盛區青華龍叫煤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相關措施后,不良次生地質災害得到有效控制,地表森林、綠地保護良好,動植物生態環境受礦井開采的影響小,總體來說,礦井所在區域生態系統結構完整,生物多樣性良好,土地生產力沒有下降,區域生態系統呈良性循環趨勢。本評價認為整合后礦山開采對地表建(構)筑物影響的可能性不大,但業主仍不能麻痹大意,應定時核查礦區范圍內的建(構)筑物,如發現建筑物再有裂縫等變形破壞現象,應及時查找原因,并采取加固建構筑物、大修或搬遷等措施,確保礦區內人們有一個安穩的生產生活環境。總體來說:礦山整合開采對礦區所在地生態環境影響較小。
2、水環境影響分析
礦山整合后開采產生的污廢水主要為場地廢水、生活污水以及礦井水,礦井所在地無大型地表水體,礦井在生產生活中將貫徹“一水多用”的原則,提高污廢水綜合利用效率。整合后青華龍叫煤礦在采區相應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后,外拍污廢水對周邊的水體環境較小。
3、環境空氣影響分析
環境空氣污染主要來源與工業場地以及矸石斜井場地的生產性粉塵。粉塵的影響主要在工業場地以及矸石堆場附近,礦山周圍的居民點離工業場地和矸石堆場都有一定的距離,對附近居民影響小。
4、聲環境影響分析
礦山整合后開采期間產生噪聲仍為現有的通風機、絞車、坑木房電鋸、載重汽車和裝載車等,聲環境質量不會超過現有水平,礦山整合后續采不會出現噪聲擾民現象。
5、固體廢物環境影響分析 礦井整合后開采期固體廢物主要為煤矸石以及生產工作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出井煤矸石大部分矸石賣給矸石加工廠,利用不完的矸石通過汽車專用至矸石場堆放。生活垃圾收集后由青年鎮環衛部門統一處理。因此礦山整合后續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經妥善處理和綜合利用后,對環境的影響較小。
三、預防或減輕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1、生態環境保護
結合重慶青華龍叫煤業集團有限公司對環境影響的實際情況,在煤礦開采過程中,按照經專家評審通過后的開發利用方案進行開采。開采過程中產生的矸石盡量回填至采空區,運出部分盡量進行綜合利用,回采工作面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在回采過程中,要求做到及時支護,及時回柱放頂,及時充填。爆破時采用微差爆破,減少爆破振動對地質結構的影響。在采煤過程中預留保護煤柱,減少對地表的影響。礦井開采過程中,地表裂縫、滑坡等不良的地質現象最大可能出現在煤炭露頭線及煤層風氧化帶,地表裂縫發生后,采用粘土、漿砌石等進行封堵,裂縫區、滑坡區進行綠化、補植林木,減少地表變形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2、水土保持措施
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矸石,一部分矸石用于回填廢氣巷道和采空區,一部分堆放在井口附近的臨時矸石堆場,由建材公司運走作為建筑或制磚原材料,不會對環境產生污染。井田內地表受才懂影響產生裂縫、滑坡、塌方的破壞現象,將加劇水土流失。根據裂縫寬度大小,對較小裂縫經耕地平整恢復原狀,對裂縫采取充填、平整的順序,使耕地恢復原狀,以減小雨水侵蝕,減輕水土流失。
3、水污染防治措施
生產廢水主要為清洗、修理機器時所排廢水,該廢水主要含石油類、懸浮物等物質,與生活污水經污水處理站經混凝沉淀后達標排入板遼河,礦井水經污水處理站處理后一部分回用,另外的達標排放;職工糞便經旱廁收集后作農家肥不外排。
4、噪聲防治措施
產生噪聲的各種機器設備位于廠房或者井下硐室內,扇風機、壓風機本身裝有消聲器,在設計中盡可能選用低噪聲設備,設備基礎設減震墊以消除噪聲污染。
5、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在生產過程中采取濕式作業法,煤炭、煤矸石裝卸過程中注意灑水防塵。工業場地設噴水系統,采用噴水防塵的環保措施,水源可利用礦井水。嘉慶對工業場地硬化和綠化,場地綠化建議采用景觀效果好、適宜當地生長的喬木、灌木或觀賞性植物。堆煤場設置雨棚,防止雨水沖刷和煤灰揚塵。
6、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
矸石一部分用于回填廢氣巷道和采空區,一部分堆放在井口附近的矸石堆場,用作建筑或制磚原材料,不會對環境產生污染。在礦井工業場地設置垃圾箱或垃圾收集點,收集后的垃圾交由青年鎮環衛部門統一處理。同時清除廠區內現有的隨意堆放的垃圾。
四、主要評價結論和建議
重慶青華龍叫煤業集團有限公司資源整合(21萬噸/年)工程可促進萬盛經開區及其周圍地區的經濟發展。礦井的整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煤礦整合工作的通知》(渝府發[2009]2號)及《萬盛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與礦山所在地萬盛經開區的礦產資源規劃和煤炭工業總體規劃發展規劃一致,符合政府行政主管部門近期內對煤礦生產企業的有關政策規定。項目所在地環境質量良好,有一定的環境容量,項目的整合過程中業主在認真采取環評報告書中提出的各項勿讓防治和治理措施、生態保護和恢復措施后礦山的整合技改不會對區域環境產生明顯的不良現象,基本能實現“合理開發資源、增產減污、循環經濟、清潔生產、不斷提高煤炭資源回采率,加強礦山生態環境工程建設”的總體目標,區域環境功能能得到進一步改善。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該礦井整合是可行的。
五、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主要是針對環評報告中的現狀調查、環境影響預測結果、污染防治措施和評價結論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提出公眾意見,特別請相關公眾對本報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先進性、適用性、有效性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
六、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公眾直接到重慶青華龍叫煤業集團有限公司辦公樓向黃總反映或者以書面的形式提交,所有公眾意見由黃總收集,收集到的公眾意見交由環評單位分析處理并負責想公眾解釋和說明。
環評單位:廣州環發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聯系人:劉工 18623644529
建設單位:重慶青華龍叫煤業集團有限公司
聯系人:黃總 18716639666
七、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日期
2014年10月8日至2014年10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