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120噸鮮木薯淀粉廠項目
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信息公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6年2月14日發布的《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規定,現將日產120噸鮮木薯淀粉廠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的有關信息予以公告。公示期10日。公告內容如下:
一、項目概況
項目名稱:日產120噸鮮木薯淀粉廠
建設單位:金平坤和淀粉開發有限公司
建設地點:云南省金平縣老勐鄉國防大道旁
建設性質:新建
建設規模:項目總投資500萬元,占地面積24.6畝,建筑面積3000m2。
設計規模:日產120噸,年產1.44萬噸鮮木薯淀粉。
勞動定員:生產崗位工人按照2班2運轉配置,工程年工作120天(11月~次年2月),實際生產天數為100天。工作時間為24小時/天,每班24人,其中車間管理人員2人;生產期定員50人,非生產期定員5人(主要是看守廠區及管理人員)。
二、建設內容
(1)平面布置
①堆料場地工程布置:根據廠區的實際特點,建筑物的布置較為集中,占地面積0.26hm2。
生產區工程布置:場地較為平坦,廠房(建于棄渣場上)、修理車間、物資儲備倉庫等,建筑面積約1840m2,采用磚墻瓦頂房。
②辦公生活區工程布置:辦公生活區位于廠區北側小山坡,占地0.19hm2,建筑物較為分散。主要建筑有:辦公室、職工宿舍、值班室、食堂、沐浴室、文化娛樂室、衛生廁所等,建筑面積約304.7m2,采用磚墻瓦頂房。
③廢料池區工程布置:廢料池區們于廠區西南部,共占地面積0.27hm2。最高標高457m,四周設攔渣墻,攔渣壩墻高5m,容量約0.3萬m3。由于木薯淀粉廠的廢料能用來當做養殖業的原料,每當淀粉廠進行生產時附近的居民自然就會到廢料池收集木薯廢料,廢料池不能滿存在廢料堆滿的情況。所以興建容量0.3萬m3的廢料池能足淀粉廠生產的需要,為確保安全生產,廢石場四周設截水溝,攔渣壩墻體由漿砌石砌筑。
④水電輔助設施區工程布置:水電輔助設施區位于廠區北側小山坡,占地0.03hm2,主要建筑有:畜水池、凈水器、抽水輸水管道、配電線路等,建筑面積約245m2。
(2)豎向布置
水電輔助設施區布置在490m標高處,辦公生活區布置在475--490m標高處,堆料場地布置在470m標高,生產區布置在464--471m,廢料池區布置在452--457m標高處,各地面建筑布設分散,占地面積較小,最大限度減少土石方開挖。且相對應藤條江老勐河段10年一遇防洪標準438.65標高,不發生任何沖突。
三、建設項目可能對環境造成影響及相關的對策和措施的要點
廢氣:本項目木薯淀粉生產過程中的大氣污染源分為有組織排放源和無組織排放源。其中有組織的大氣污染源僅是指燃煤蒸汽鍋爐廢氣排放源;無組織排放源包括三個方面:①生產車間篩分過程以及包裝過程中產生的無組織淀粉粉塵,②職工食堂的餐飲油煙,③惡臭污染,特別是淀粉廢水易酸化產生惡臭氣體,主要是硫化氫和甲硫醇;此外還有污水處理站各個處理單元產生的臭氣。
廢水:從生產工藝來看,燃煤蒸汽鍋爐的冷凝器循環工作時需要增補給水,將增加用水量,但是沒有廢水排放。故項目廢水排放主要來自生產車間較高濃度的生產廢水和來自食堂、職工日常上班、辦公等用水產生的普通生活廢水。由于本項目為食用淀粉生產項目,對衛生要求較高,生產廢水產生量較大,無回用處置去向;只有將多余的生產廢水排入經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外排藤條江。
噪聲:本項目投入運營后,噪聲源主要包括生產車間各型設備,還有水泵、應急電源噪聲、交通噪聲和社會生活噪聲等。車輛交通噪聲65dB(A)左右、人群活動時產生的噪聲55dB(A)左右、供排水系統的水泵噪聲聲級在80dB(A)左右。另外,供電備用電源應急所配備柴油發電機在應急發電時,產生的噪聲聲級在90dB(A)左右。運行期間項目主要噪聲源及源強均分布于車間廠房內,并采取安裝消聲器、隔消操作室等減噪措施。
固廢:該項目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木薯渣、鍋爐灰渣以及水處理系統污泥。自項目運營以來,生活垃圾現狀采取集中堆存,分類收集,將有回收價值的回收外賣,無回收利用價值的定期請老勐鄉環衛站統一收集處置,已得到妥善處理;未造成對外環境大的影響。
木薯皮及泥沙(包括分離過程中產生的泥沙)統一收集堆放于廠區外的堆放池,部分用于廠區綠化施肥和周邊農戶、農田施肥,部分請老勐鄉環衛站統一收集處置,已得到妥善處理;未隨意堆放或丟棄,未造成外環境大的污染影響。污水處理站污泥約3430t/年,不含重金屬等危險固廢,屬非危險性廢物;沉淀池、污泥濃縮池,要定期排泥,污泥經脫水后,可回用于廠區綠化或周邊農田、耕地施肥;只要妥善處置,不會造成環境的污染。
環境風險: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T169-2004),本工程建設的主要產品沼氣,屬易燃易爆氣體,裝置在一定壓力下運行,儲存系統存量較大,具有一定的潛在危險性。儲氣柜一旦發生沼氣泄漏,并可能發生爆炸時,應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計算出最大可信事故疏散距離。研究中作為示例,確定擬建項目的最大可信事故疏散距離為80.24m,項目在運行過程中存在著泄漏、火災爆炸風險,必須嚴格按照有關規范標準的要求對儲罐進行監控和管理。在認真落實工程擬采取的安全措施及評價所提出的安全設施和安全對策后,工程的事故對周圍影響是可以接受的。
五、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初步評價結論
項目建設選址符合當地規劃;采取的廢水治理措施,正常情況下可確保達標排放;采取措施降低粉塵及SO2的排放量;采取降噪措施使工業場地周圍噪聲達標,固廢得到綜合利用,占地范圍內主要為荒草地及木薯地,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可通過實施水保方案得到減輕和改善,對生態環境影響小,污染物排放不會使區域環境功能發生改變;接受調查的公眾和社會團體絕大部分支持該項目的建設,沒有對此持反對態度的。
綜上所述,本評價認為,項目只要嚴格在按“三同時”要求,嚴格落實各項污控措施和對策條件下,項目建設符合我國社會、經濟、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方針,符合評價原則,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是可行的。
六、 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及方式
為聽取社會各界對本項目的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特將本項目環境評價進行公示,征求公眾寶貴的想法和建議。
(1)對于本項目是否認可;
(2)您認為項目建設對環境有哪些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
(3)項目建設期和運營期對周圍環境影響減緩措施的意見和建議。
(4)其他與項目建設有關、您最關心的問題是什么?有何意見和要求?
七、簡本查詢地點
在本次信息公示后,社會各界人士也可以到建設單位金平坤和淀粉廠開發有限公司和廣州市環境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查閱本項目環評簡本。
八、公眾提出意見的主要方式及時限
公眾可通過發送電子郵件、電話、傳真、信函或者面談等方式發表關于該項目建設及環評工作的意見看法,公眾提出或反映有關問題的時間為本次信息公示后的10個工作日。
【建設單位名稱和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金平坤和淀粉廠開發有限公司。
·聯系方式:電話13987364840;郵編661502 ;地址:金平縣老勐鄉;聯系人:趙老五。
【評價單位機構及聯系方式】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廣州市環境保護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
地址:越秀區回龍路增沙街20號
聯系人:黃興敏 郵編510115 ;
電話及傳真:13211776287;020-83363613
2014年11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