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示 重慶上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5000噸錳鋅復合料浸出工藝升級改造副產鐵紅1371噸項目 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二次公示 各位公眾: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及《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的相關規定,現對《年產15000噸錳鋅復合料浸出工藝升級改造副產鐵紅1371噸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簡要內容進行公示,以進一步征求受該項目建設影響的公眾和關心項目建設的公眾、專家、單位對項目建設的意見與建議,起到預防、減輕或消除項目建設對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的目的。 一 建設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名稱年產15000噸錳鋅復合料浸出工藝升級改造副產鐵紅1371噸項目 建設單位:重慶上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投資:1200萬元 建設地點:涪陵區龍橋工業園區南岸浦組團 建設性質:技術改造 生產制度:煅燒車間年工作336天(其中軟磁鐵氧體粉料每月生產21天、鐵紅每月生產7天),其余車間仍保持年工作300天不變,車間實行四班三運轉,每班8小時; 勞動定員:利用現有員工156人,不新增。 建設規模及內容:將浸出車間還原工段的還原料鋅粉更換為電解鐵粉,利用電解鐵粉與中間產物對苯醌發生反應,生成對苯二酚和四氧化三鐵,對苯二酚進入原有對苯二酚生產線,四氧化三鐵濾渣進入煅燒車間經調漿、砂磨、噴霧干燥、煅燒等工序得到副產品鐵紅。其余工段保持不變,且浸出車間設備均依托現有,不新增。調整煅燒車間軟磁鐵氧體粉料與鐵紅的生產時間,即軟磁鐵氧體粉料每年生產252天(每月21天),鐵紅每年生產84天(每月7天)。同時將煅燒車間砂磨工序后的壓濾機壓濾脫水改為噴霧干燥塔干燥,其余設備均依托現有,不新增。新增一個200m2的四氧化三鐵濾渣暫存間,位于原臨時渣場內。技改項目除以上變更外,其余部分均保持不變。 技改項目建成后原有產品軟磁鐵氧體粉料3600噸/年,副產品對苯二酚成品2000噸/年、對苯二酚次品320噸/年、碳酸錳1900噸/年、硫酸銨9000噸/年生產規模保持不變,新增副產品鐵紅1371噸/年的生產規模。 二 環境影響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1)環境空氣影響分析 技改項目廢氣主要為對苯二酚烘干廢氣、一次煅燒煙氣、噴霧干燥廢氣、二次煅燒煙氣、包裝粉塵、鍋爐煙氣及無組織排放廢氣。對苯二酚烘干廢氣經布袋除塵器除塵后合并至一根16m高排氣筒排放;一次煅燒煙氣、二次煅燒煙氣經布袋除塵器除塵后經一根18m排氣筒排放;噴霧干燥廢氣經布袋收集器收集處理后經一根15m排氣筒排放;包裝粉塵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廢氣返回渦旋磨系統作為物料輸送動力循環使用;鍋爐煙氣經一根14m高排氣筒排放;無組織排放廢氣主要為硫酸霧、苯胺、氨、粉塵,通過加強設備、閥門等的維護和管理,加大對貯存區的巡查力度,提高生產工人操作水平,來控制和最大程度減小無組織排放廢氣。廢氣經以上措施處理后,對環境影響較小。 (2)水環境影響分析 技改項目廢水主要為生產廢水、生活污水及清凈下水。生產廢水量約245.11m3/d(73531.16m3/a),主要污染物為COD、對苯二酚、氨氮、苯胺、Mn、SO42-、SS等。生產廢水中對苯二酚、苯胺、錳、鋅因子經廠區現有生產廢水處理站處理達《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標準,其余因子處理達三級標準后經園區污水管網排入園區污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達《化工園區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50/457-2012)中表1標準。廠區現有的生產廢水處理站處理規模為720m3/d,處理工藝為“堿調PH和空氣氧化絮凝除去錳鋅+芬頓氧化工藝”,已通過竣工驗收。由于技改項目生產廢水中各污染物種類與濃度與技改前基本一致,故技改項目生產廢水依托現有生產廢水處理站可行。生活污水量約16.85m3/d(5055m3/a),主要污染物為COD、SS、氨氮、動植物油等。其中食堂廢水經隔油池預處理后與其他生活污水一起進入現有生化池處理達《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后經園區污水管網排入園區污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達《化工園區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50/457-2012)中表1標準。廠區現有的生化池處理規模為63m3/d,已通過竣工驗收,故技改項目生活污水依托現有生化池處理可行。清凈下水主要來自循環水系統,排水量為29m3/d,直接排入園區雨水管網。綜上所述,技改項目廢水經上述措施處理后,不影響園區廢水處理站的運行,處理達標后排放對地表水環境影響小。 (3)聲環境 技改項目淘汰1臺壓濾機,新增1套噴霧干燥塔,其余設備均利舊,故評價認為項目噪聲與技改前基本一致,本次評價直接引用《年產15000噸錳鋅復合料浸出工藝技改項目(一期)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中的結論進行分析,在采取了一系列的減振、消聲和吸聲等噪聲防治措施后,設備噪聲源廠界噪聲貢獻值在35.59~54.15dB(A)之間,廠界噪聲值晝、夜間分別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要求。根據調查,項目處于工業園區內,且項目周邊200m范圍無聲環境敏感點,故技改項目正常生產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小。 (4)固體廢物 浸出渣暫存于一般固廢存放點,定期送龍橋工業園區Ⅱ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場處置;廢包裝材料收集后由廠家回收利用;廢活性炭、凈化渣暫存于危廢暫存房,定期交由重慶天志環保有限公司處理;生產廢水處理站污泥回用于錳礦制漿工序;生活垃圾和餐廚垃圾集中收集后由涪陵區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處理。綜上,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采取上述措施分類妥善處置,符合環保要求,不會對環境產生明顯的影響。 三 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技改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重慶市相關政策要求,符合涪陵區相關規劃。項目所在是環境質量現狀良好,在落實本評價提出的廢水、廢氣、噪聲、固體廢物治理措施后,能夠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對環境影響較小。評價認為項目從環境保護角度看項目建設可行。 四 建設單位及環評機構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重慶上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聯系人:馬總 聯系電話:13308391221 環評機構:重慶市環境保護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聯系人:賈工 聯系電話:13508332894 五 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本項目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為項目所在區域居民以及對項目關心的公眾。本次公告主要征求公眾對項目所在區域環境質量的看法,對目前區域范圍內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的認識,對項目的建設是否認可,重點關心該項目建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環境問題,對本項目環境保護工作的建議,對本次公眾意見調查工作的建議。 六 公眾提出意見或建議的主要方式 任何單位或個人如對項目建設、環評工作內容有寶貴意見或建議,可通過郵件、傳真、電話、信函、來訪等方式與建設單位或環境影響評價機構聯系和反映,供項目建設單位、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過程中采納落實,政府主管部門進行決策參考。 七 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本次公眾意見征求時間:即日起至2016年12月5日。 重慶上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11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