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師范大學長春科技創意文化產業園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公眾參與第二次公示
1.建設項目情況簡介
項目名稱:吉林師范大學長春科技創意文化產業園項目
項目性質:新建
建設單位:吉林師范大學
建設地點:位于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區,具體位于硅谷大街以南、卓越大街以西、丁一街以東、丁二街以北的區域內。
建設規模:擬建項目建設用地為77854.00㎡,建筑總面積為115000㎡。
建設投資:本項目工程總投資3億元,環保投資約900萬。
2.建設地可能環境造成影響的概述
2.1 施工過程中對周圍環境產生的影響主要有:
(1)土石方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揚塵、施工動力機械產生的粉塵等對施工現場及附近大氣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2)各種施工機械,產生較強烈的噪聲影響。
(3)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排放的生活廢水和生活垃圾對環境產生的影響。
(4)施工中占用當地土地造成土地表層因施工而引起的水土流失。
(5)由于施工期各種工程車輛較多,可能會對當地道路交通帶來一定壓力。
2.2運營過程中對周圍環境產生的影響主要有:
(1)本項目污水量為127320t/a,主要為生活污水和實驗室廢水,對評價區水環境質量的影響。
(2)實驗室廢氣和食堂油煙對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
(3)運營期的噪聲源主要為水泵和車輛噪聲等。
(4) 本項目固體廢物主要為生活垃圾和實驗室垃圾,對周圍環境造成的污染。
3.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的要點
3.1 施工期預防或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為減輕施工揚塵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建設單位必須加強施工工地的管理,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控制施工揚塵的影響。
根據管理部門對施工揚塵的控制措施要求,建設單位應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采取以下施工污染控制對策:
(1)廢氣及揚塵污染控制措施
建設單位應要求工程施工單位制定施工期環境管理計劃,其中對控制揚塵污染的措施應主要包括:
①采用封閉式施工方法,以起到隔阻工地揚塵和飛灰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② 采用商品混凝土漿,減輕水泥攪拌機的噪聲影響。
③ 嚴格按照渣土管理有關規定,運輸車輛不得超載,以減少由于渣土產生的揚塵對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
④ 運輸車輛必須根據核定的載重量裝載建筑材料或渣土,防止運輸過程中的飛揚和灑落。
⑤ 駛離建筑工地的車輛輪胎須經過清洗,避免工地泥漿帶入城市道路環境。
⑥ 堅持文明施工,設置專用場地堆放建筑材料,堆放過程中要加苫布覆蓋,以防止建材揚塵。
⑦ 妥善合理安排工地建筑材料及其它物件的運輸時間,確保周圍道路暢通。
(2)施工噪聲控制措施
施工噪聲影響大多發生在施工初期,產生的噪聲級較高,持續的時間也相對較長,對周圍的環境影響也較大。建筑施工單位應采取如下措施以減緩施工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① 選用低聲級的建筑機械,采用靜壓樁或鉆孔樁工藝。
② 對于產生高聲級的機械,應設法安裝隔聲裝置,以最大限度減輕高噪聲施工機械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③ 在施工場地周圍設置簡易隔聲屏障,減輕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④ 不設水泥攪拌站,代之以使用商品混凝土漿,可有效減輕建筑施工噪聲的環境影響。
⑤ 施工單位應根據建設項目所在地區的環境特點,合理安排高噪聲機械使用時間,以減輕噪聲的影響。
⑥ 嚴格按照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要求,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把施工場地邊界噪聲控制在地方《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的指標要求范圍內。
(3)施工期污水控制措施
本工程對施工期廢水進行收集后外運處理,不會對周圍土壤產生災害性影響。
(4)施工期固體廢物處理措施
①工程建筑施工單位應該在施工前向所在的渣土管理所申報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運輸處置計劃,明確渣土的運輸方式、線路和去向。
② 工程施工結束后,施工單位應及時組織人力和物力,在一個月內將工地建筑垃圾及渣土等處置干凈。
(5)施工期道路交通管理措施
① 工程建筑施工單位應合理安排運輸車輛使用時間,避免由于建材的運輸造成周邊道路的交通阻塞及對周圍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
② 工程建筑施工單位要保持周圍道路路面的平整和整潔,保證過往車輛和行人出行的安全和通暢。
(6)城市景觀影響緩解措施
① 工地周圍應設圍欄,使凌亂的建筑工地與外界相分隔。
② 主體工程完成后擬盡快完成清場、綠化等配套工程,使之與環境協調統一。
3.2 運營期預防或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的對策和措施
3.2.1大氣
運營期廢氣主要為實驗室廢氣、食堂產生的油煙和汽車尾氣。
3.2.1.1實驗室廢氣:使用揮發性藥品的實驗在通風櫥中進行,通風櫥的排風量6000m3/h。廢氣經過通風櫥收集后,先經過濾棉去除顆粒物和粉塵,再由活性炭吸附裝置對有機氣體進行吸附處理,最后由專用的排氣筒集中到樓頂排放。各種污染物排放量較小,對大氣環境質量影響很小。
3.2.1.2食堂油煙:本項目使用油煙凈化器,其去除率按85%計,處理后油煙排放濃度為1.8mg/m3,符合《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GB18483-2001)中的排放要求。最后,油煙經過煙道收集至樓頂,經3m高煙囪排放。
3.2.1.3汽車尾氣:本項目地上停車場比較分散,車流也比較分散,相對污染物容易擴散,污染較小。
3.2.2污水
3.2.2.1生活污水: 本項目在運營期產生生活污水,污水排放按用水量的80%計,其污水排放量為126720t/a,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為COD、BOD5、SS、NH3-N,其濃度及產生量為:COD濃度200mg/L, BOD5濃度為100mg/L, SS濃度為250mg/L,氨氮的濃度25mg/L。本項目生活污水經市政污水管網最終匯入長春市南部污水處理廠。
3.2.2.2 實驗室廢水:實驗室廢水經分類收集后,送實驗室廢水處理站,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二級標準后,排入管網,送污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
3.2.3固體廢物
實驗室固體廢物產生量為35t/a,經特定收集箱收集后送由吉林省藍天固廢處理中心有限公司處理,生活垃圾產生量為792t/a由市政環衛部門統一收集處理,不會對環境產生二次污染。
3.2.4噪聲
園區內主要噪聲源為水泵等設備產生的噪聲及區內車輛活動形成的社會生活噪聲。
(1) 水泵等設備噪聲
本項目選用低噪聲設備,安裝時進行削聲減振,做好機座的減振基礎,可安裝阻尼彈簧、減振器等,減輕振動傳聲,室內噪聲源強在設計標準85dB(A)以下。因此,項目運營期設備噪聲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明顯的不利影響。
(2) 汽車噪聲
本項目經過合理布局、墻壁阻隔、綠化屏障等治理措施后對環境影響較小。
4.1 項目所在地現狀質量狀況
根據監測數據,項目區域內的空氣、水、噪聲各項指標均達到相關標準,區域環境質量良好。
4.2 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
4.2.1施工期應按照長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的要求做好施工揚塵控制工作
4.2.2按照長春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的要求做好施工噪聲的防治工作,施工期邊界噪聲達到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標準的要求。
4.2.3施工期建筑垃圾應按照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的要求做好控制工作
4.2.4盡可能在裸露地表鋪設人工覆蓋物。隨著施工的結束這種影響也將消除。
4.3 運營期環境影響分析
運營期廢氣排放量較小,對環境影響不大。項目廢水排放可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二級排放標準限值要求,經園區內污水管網收集后排入市政管網,最終排入長春市南部污水處理廠,不會對環境產生明顯不利影響。
項目噪聲主要是泵房噪聲及社會生活噪聲。產生噪聲的水泵等設備用房均位于地下單獨設置的附屬用房內。項目選用低噪聲設備,并采取一定的降振減噪措施,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社會生活噪聲在園區公共秩序管理之下不會產生明顯影響。
4.4 項目選址可行,符合長春市高新開發區總體規劃,整體平面布局較合理。
4.5 項目對產生的污染因子采取了控制和削減措施,治理措施合理可行,經治理后能夠達標排放。
4.6 項目建設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環境效益
綜上所述,本項目在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污染治理和控制措施的基礎上具有環境可行性。
5.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范圍:項目擬建址附近居民和單位代表
主要事項:
(1)您認為本項目建成后對改善周圍環境的影響
(2)項目建成后對您本人的生活的影響
(3)您對該項目建設的態度
(4)您感覺到的本項目周圍揚塵情況
(5)您感覺周圍噪聲情況
(6)您認為施工期對您的影響程度
(7)您認為本項目周圍環境中存在的問題
(8)對本項目施工期環保工作和園區建設有何具體看法和建議
6.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和時間
公眾可以登錄(www.our21.cn)網站,對本項目提出意見和建議
起止時間:10天之內(2010年10月1日至10月10日) |
|